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将登人艺舞台 黄盈编剧导演一肩挑
原标题: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将登人艺舞台 黄盈编剧导演一肩挑
排练照片 石榴 摄
中新网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七十周年原创邀约单元剧目,由黄盈工作室出品的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将于8月6日至15日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上演。
《我这半辈子》改编自老舍先生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以出生在小年夜的常顺为主角,从他出生之日的奇妙跌宕,一直讲述到而立之后的起伏所经,同时交错着他在北平和伦敦之间的往返,也把他笔下的原型摘取回现实生活中,最终落幕在其半生的节点之上,似未完,也不失为一种回看与预言。
这部剧,身为编剧、导演的黄盈创作了6年之久。此前,黄盈对老舍的认识和感情与大多数读者并无二致——“一个厉害的符号”“身为北京人,也对他有一种天然的好感和亲近感”,那种自读书起就积淀的对老舍的直感是“睿智”“幽默”“有温度”……
直到年岁渐增,在合适的机缘下又重读和精读老舍——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甚至相声作品,黄盈开始在专业层面上得到新的认知,“老舍的风格绝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单一,反而是非常多变和参差,而且他的写作技术确实高超,加之见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多,他对这些具体的人又都抱持着善意和平等。”“一个打小喝糕干粉长大的小孩,心里始终有一份随时可以拔刀相助的正义感,想反抗,但是因为他并不孔武有力,所以笔杆子就成了他唯一的‘武器’……生活里他自小战斗力为0,但在写作上,他是可以付出一切去拼杀的。”
排练照片 石榴 摄
为什么放着那么多既有的老舍作品不碰,反而要原创一部新作呢?黄盈以为,这是身为创作者的自己在被老舍的作品不断撼动之后,自觉生发出的疑问带来的动力:“我很关心,他是怎么做到这样的地步的?能写出这么多形色各异的作品的人,他的人生是怎么样的?”
《我这半辈子》在创作的六年间几经修改,在结构和内容上都经历了数度推翻和重新铺陈,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即是黄盈对老舍在伦敦工作、生活期间经历的截取和选择。
“他写出了伦敦和北平两座城市,在精神上的某种共通——两座历史上的古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城中人独有的自尊与傲骨,对于这样的品格,老舍细密地记录下来,不批驳,也不包庇。”
在该剧结尾,黄盈虚构了一场常顺与父亲的相见。现实中,老舍的父亲在他3岁时就去世了,他对父亲的记忆近乎稀薄。这场戏里的相见发生在老舍病重的梦中,他们相识、谈话。再度告别前,父亲对他说:“下一次我见到你的时候,希望你不要这样面有愧色。”
这也是《我这半辈子》中黄盈想要传递的一份确凿观念:“我觉得人人都有一个终点,你永远无法预料自己是怎么结束的,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当终点到来的时候,我们能做到‘不会面有愧色’地走过去。”
此次《我这半辈子》演出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并同时作为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项目。在登台的同时,《我这半辈子》演出还将联合读库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一系列配套活动及内容。
- 2022-07-19特写: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迎参观热潮
- 2022-07-19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二期开工建设 预计2024年6月建成投运
- 2022-07-19亲子音乐舞台剧《敦煌奇妙夜》将开启全国巡演
- 2022-07-18《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至2025年完成黄河文物资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