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留学生走进中国宫廷风筝发源地第什里风筝小镇
原标题:在华留学生走进中国宫廷风筝发源地第什里风筝小镇
第什里小镇风筝馆工作人员为两位留学生介绍第什里风筝。 翟羽佳 摄
中新网廊坊7月21日电 (李玉素 宋敏涛)21日,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尼日利亚籍留学生马臻和巴基斯坦籍留学生乌玛尔,来到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什里风筝小镇,体验中国传统的风筝文化。
第什里风筝起源于明代永乐年间,兴起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据第什里风筝小镇风筝馆工作人员郭建平介绍,第什里是中国宫廷风筝的发源地、传承地、生产地,有200多种宫廷风筝画谱、70多种扎糊诀和绘画诀,当代第什里风筝文化已有五代传承人。
巴基斯坦籍留学生乌玛尔(右)跟随第什里风筝第五代传承人赵艳强(左)学习传统风筝制作。 翟羽佳 摄
宫廷风筝被誉为中国风筝中的“绝品之最”,其做工精细华贵,结构精巧,以“沙燕”驰名。据第什里风筝第五代传承人赵艳强介绍,传统风筝的手工制作工艺流程总体概括为扎、糊、绘、放,而第什里宫廷风筝跟其他风筝比起来,画面更加讲究,图案也更加丰富,每一个图案都有着不同的寓意,寓意着幸福平安等等。
尼日利亚籍留学生马臻放飞风筝。 翟羽佳 摄
跟着赵艳强师傅做完一个小型风筝后,巴基斯坦籍留学生乌玛尔用“很有挑战性”来形容整个制作工艺流程。他表示,在巴基斯坦,每年大家也都会放风筝,而这是自己第一次在中国制作风筝,“比起中国的风筝,我小时候自己在家做的风筝真的很简单,只需要两个竿,一个直的一个弯的。而且中国的风筝色彩比较丰富,在图案上也更加多样,看起来很精致”。
对于尼日利亚籍留学生马臻来讲,这也是她在中国第一次放风筝。在问到放完风筝后的感受时,她笑着表示:“这种感觉挺好玩的,有种开飞机的感觉,甚至还想继续开下去。”
巴基斯坦籍留学生乌玛尔在当地小朋友的帮助下准备放飞风筝。 翟羽佳 摄
2009年6月,廊坊市安次区第什里风筝被评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第什里风筝小镇被授予“中国风筝小镇”称号。近年来,小镇以风筝为载体,发力二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集风筝产业、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京畿传统文化体验区、乡野旅游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的新地标,带动百姓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
- 2022-07-21兰州大学3项目入选中科协2022年度学风传承行动项目
- 2022-07-21传承红色基因 庆阳文旅推出《陇东红色歌曲集》
- 2022-07-21重走中国西北角|河州砖雕——临夏独有的文化符号
- 2022-07-20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将登人艺舞台 黄盈编剧导演一肩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