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热的三伏天,古人是怎么过来的?
原标题:这么热的三伏天,古人是怎么过来的?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在酷热难耐的三伏天,饺子、面条等是很多人喜欢的美食,开胃又解馋。
不仅如此,据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介绍,民间还有“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的说法,而伏日吃面的习俗,最迟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盛行。此外,荷叶粥也是夏天极佳的解暑食品。
入伏日期如何确定?
程鹏介绍,三伏其实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为炎热潮湿的时段。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

资料图:图为荷花美丽绽放。游海飞 摄
从时间来看,三伏一般是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固定,时间长短也不相同。
他表示,按照中国传统的推算方法来看,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之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之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之始。
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也就是说,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如果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出现庚日,则中伏为10天,否则中伏为20天,于是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2022年的三伏就是40天。
饮食习俗有哪些?
程鹏表示,依照中医的观点,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三伏天也是养生进补的重要时机。

资料图:图为以胡萝卜汁和面包成的“花饺子”,颜色艳丽。闫姣 摄
比如在江苏徐州、安徽萧县、上海奉贤等地,都有伏天吃羊肉的习俗,伏天吃羊肉以热制热,可以排汗排毒,祛除湿气和冬春之毒,是以食为疗的典型代表。
民间还有“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的说法。程鹏说,此前,上海奉贤区庄行镇在每年的三伏天都会举办伏羊节,三伏天吃羊肉喝烧酒的习俗在当地已有600多年历史。
而伏日吃面的习俗,最迟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盛行。《魏氏春秋》中记载,三国曹魏时人称“傅粉何郎”的何晏,面容细腻洁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
此外,《荆楚岁时记》中载:“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可知六月伏日进汤饼,已成“辟恶”之俗。
在北方一些地方有头伏吃饺子的习俗,“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俗谚,说的就是此时人们食欲不振,这些食品不仅可以开胃解馋,而且有利于身体出汗,排出体内毒素。
有啥养生好方法?
按传统观点来看,“暑”是中医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之一,很容易引起疾病。

资料图:市民接受传统“三伏灸”治疗。王东明 摄
程鹏认为,由于伏天天气炎热,人们出汗多、消耗大、湿气重,容易出现周身乏力、脾胃不和等症状。所以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解暑、健脾的食物。
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有着不同的俗谚,如上海的“头伏馄饨二伏茶”,杭州的“头伏火腿二伏鸡”等等。
当然,用荷叶煮粥也是不错的选择,荷叶性平,味苦涩,有解暑热、清头目之功效,荷叶粥是夏天极佳的解暑食品。
程鹏提到,民间素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之说,夏天气温高、湿度大,露天的木制椅凳经过雨淋含有较多水分,再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久坐可能诱发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 2022-07-26教育部:十年间直属高校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44.35亿元
- 2022-07-25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今日开幕
- 2022-07-22文明之美看东方丨穿越时空的古籍是这样“活”起来的
- 2022-07-22中国古人的防疫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