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水清景美共绘和谐生态新画卷
康县长坝河流域水美乡村建设景点 李建强/摄
节气已经过了小雪,按道理康县的天空应该出现飘飘洒洒的雪花,但今冬的“雪”好像要故意迟到,暖洋洋的天空,几朵白云随意剪裁造型,映照在清粼粼的水面上,野鸭不时地整理着自己的羽毛。行走在长坝河流域(古称“桃源河”),麦苗青青、满山斑驳;屋舍俨然,炊烟袅袅;水波潋滟、风光旖旎。修建高标准农田的乡亲们正在奋勇夯基,食用菌大棚里时不时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业兴人和”的生态画卷随着一河秀水荡漾铺展。
做足“水文章”绘就新时代水美乡村新图景。2019年开始,康县认真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以长坝河流域沿岸村镇为单元,突出系统治理,统筹各类措施,紧抓“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契机,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统筹规划,通过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河湖管护、防污控污、人文景观创建等措施的“大融合”,实现了水岸协同综合治理,恢复了农村河湖基本功能、修复了河道空间形态、提升了河湖水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了打造具有陇南特色的秦巴山区综合治水示范样板,为建设甘肃宜居宜游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补齐短板提质量,为民造福做足“水文章”
长坝河系平洛河主要支流之一,其流域包括长坝河干流、宋家沟、石家沟、陈家园沟、瞿家沟、许家沟等10条支沟共计39.99公里,涉及长坝、望关两镇11个村庄。整个流域干流中下游右岸区段,汛期常有泥石流下泄,造成冲积堆,危机河道泄洪安全,并对河谷中农田、道路的正常耕作使用造成较大影响,流域内近万群众对彻底整治河道水系的期盼高呼声大。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2018年的暴洪灾害,我们村大竹坝社10多家农户的房屋被洪水冲淹,党员活动室也差点被冲毁,大约有200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淹没、冲刷。”康县长坝镇福坝村党支部书记权连华说,“自从权坝大河(长坝河)清淤筑堤整治后,防洪作用很明显,乡亲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治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不仅是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更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与福祉。借助试点,康县以长坝河为主线,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恢复河流原有的行洪泄洪作用,并补齐水利基础短板提升河流功能,更好地造福两岸人民群众。
护田护心,清源清风气。“自从长坝河综合整治好后,不仅保护了乡亲们的田地,更是群众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再也不往河道里乱倒垃圾了,也不偷着去挖河堤采砂了,遇到垃圾也会顺手打捞出来;清除了河道淤泥,也扫除了一些不文明的生活习惯。也给我们‘一周两巡’的巡河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宽阔的河道可以很直观地发现问题及时维护。”康县长坝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水务河长制工作业务员杨月华说。
三分建七分管。据了解,康县在河道管理方面创新管护机制,实行以政府主导,企业运营,乡镇主责,全民参与为主体,全流域按“3+”管护新模式实施后期管护,即行政主体(河长制)+民间机构(经营体)+群众(全民参与)。按照“3+”管护新模式,管护经费由民间盈利机构县水投公司、乡村旅游办、“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会馆运营公司、两岸各经营个体户出资或出工维护,对后期管护到位的村社或民间盈利机构,县上实行以奖代补,形成良性循环。
康县长坝河流域水美乡村建设景点 李建强/摄
近年来,康县1江14河70多条河谷实现了生态环境整治全覆盖。2020年人居环境整治受到了国务院表彰。康县每建设一个美丽乡村首先是治理一个村的沟道,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为目标,清理沟道垃圾,打造水域水景,不断扩大水生态空间,全面提升水生态品质。
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和高标准完工,为长坝河流域的两镇11个村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实现了“治理一条河,幸福一河人”的美好愿景。
筑牢防线增实效,实现村美业兴 “富民+”
河流有了颜值,就会更有产值。康县打通水系,让水“活”起来,从单一的防洪向“水美乡村”综合功能转变。
“从乱石滩到步步是‘景’,我们的长坝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住康县长坝镇吴坝村的张启扬一边清理公路两旁的枯枝败叶,一边高兴地说,“保护了农田就是保住了我们的饭碗,今年川坝的收成就很可观,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党的好政策和河道的综合治理。”
护住房屋、农田,只是水系连通工程最基础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治河效果,做活水资源利用,造福两岸百姓,才是关键。
长坝河发源于康县长坝镇南部万家大梁山系石家沟,其上游完全在该镇山根村境内,山高沟深、汛期洪水泛滥,经常危及乡亲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阻碍了当地发展。随着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的建设,该村的蝶变成为远近闻名的典范。
“虽然长坝河在我们山根村只有3公里,以前带来的祸患却是无边无际。而如今,河道经过综合提升整治,1000多名群众,80多亩良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每天看到清澈见底的淙淙河流,我们心底里十分敞亮。”该村党支部书记胡彦康笑着说,“由于环境好了,游客来了,我今年也开办了农家乐。虽说疫情比较严重,但自从中秋节开业以来,我们平均每天都有两桌子客人,收益还算可以。”
据了解,从长坝河中上游吴坝村到山根村,各村都有主导产业,各村的农业发展都正在经历“传统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转变。就以福坝村为例,该村整合各种资源优势,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使用康县富民公司的66座大棚,建立36亩果蔬培育示范园,以种植西葫芦、草莓、水果黄瓜、圣女果等常见果蔬为主,大力培育发展“认领种植”和“采摘体验”项目,增加“乡村游”的趣味,提升旅游大景区内涵,把农业和旅游业、服务业有机融合,做强做优了生态富民产业,促进了群众就业增收致富。
立足山水资源,推进产业发展,深耕“金色沃土”。“今年以来,我们镇借助长坝河流域的提升整治成效,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文旅产业新业态,积极探索联合经营、资源共享农业产业模式,结合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探索培育发展新型产业,在长坝河流域主推果蔬特色产业,建立了福坝果蔬培育示范园、水果采摘园、生态水稻试验田和山根樱桃种植示范园,探索发展多元化果蔬产业,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提升乡亲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康县长坝镇党委书记张俊文说。
康县长坝河流域水美乡村建设景点 李建强/摄
目前,长坝河干流的“灯河风光”已成为耀眼的网红打卡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如今,推窗见景、出门见水、处处优雅,成为长坝河流域农村群众幸福生活的标配。
奠定基石强经济,引来乡村振兴“发展水”
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不仅带来了水生态的改善、人居环境的美化,也带来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2019年9月,美丽乡村论坛会址确定后,我们在河道治理方面就有了新的定位,从长坝镇山根村石家沟到望关镇,做了认真细致的规划,对河道的每个景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证。比如,小型水库建设、拦蓄坝、护岸生态治理等都有专门的方案,力争做到河道治理和旅游大景区融为一体。”康县水务勘测设计队副队长丁卫国说,“将来我们还要在石家沟建设一个90万立方米的调蓄水库,用于调洪、灌溉、生活饮用和旅游发展,进一步做好水资源的利用,助力乡村振兴。”
康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实施流域,正好处在“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永久会址所在流域,项目的实施也为国际论坛提供了新的配套,能起到双向互补、相互促进的目的,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国际宣传意义。
康县“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联盟论坛事务中心主任李建强告诉笔者,长坝河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为会址建设增添了新元素,更为青龙山大景区建设坚定了坚实基础。随着青龙山进一步的开发,长坝河作为长坝镇唯一的一条大河流,作用和地位将会凸显。山水相依,才能更好发展。比如,“陇上江南”旅游开发公司将要建设的“水上乐园”项目和青龙山滑雪场的建设等等,这些都就离不开长坝河的水,因此长坝河的综合提升治理,不仅是从“水安全”到“水生态”,更是“水环境”催生“水经济”的必然。
山水相长,人在景中。康县集中力量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了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到打造不要门票的全域生态旅游大景区“三部曲”的循序推进,形成了特色鲜明、效益明显、带动发展的“康县模式”。康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在区域内形成了综合的水治理体系,使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机能得到全面改善,形成相对完整的防洪体系、提升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康县模式”的内涵。
“康县脱贫之后用什么继续养活老百姓,让他们继续增收致富,就是要走乡村旅游向康养旅游提升的新路子,康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为长坝区域的景点增加新的内涵和成色,为实现乡村旅游向康养旅游提升提供了新的支撑。为长坝河流域实现生态种植、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等综合效益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水’动力。”康县水务局局长胡进文说。
“长坝河流域水美乡村建设成果斐然,实现了水系美景与茶马文化、自然景观的深度融合,擦亮了康县美丽乡村的底色。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康县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持续巩固水系连通水美乡村建设成果,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生态优势,做活水文章,打响生态牌,将水生态、水文化融入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建设,不断提升乡村建设的质量和成色,努力争当全省全域水美乡村排头兵、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和长江上游水生态治理样板县。”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何迎军说。
如今的康县,河水清澈,移步换景,水美乡村建设把乡村装扮得日益丰润、美丽,乡亲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通讯员 焦杨红
- 2022-11-28初冬时节的刘家峡库区沿岸,盘山公路、丹霞地貌与碧水构成了一幅多彩画卷
- 2022-11-28雨后初霁的两当县城山顶云雾缭绕
- 2022-11-25【陇拍客】来崇信,华夏古槐王下看浪漫星空
- 2022-11-22“踢”上热搜的甘肃泾川,平凉的民俗“点灯背猴”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