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让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近日,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正式上线,来自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通过素材库向全球开放,创新性地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的一次数字化升级。
作为我国文博全链条数字化的先行者,早在31年前敦煌研究院就开始着手建立“数字敦煌”,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对石窟文化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近几年,敦煌研究院更是推陈出新,相继推出“数字敦煌”资源库、“云游敦煌”等小程序,实现了艺术与数字的相结合,让穿越千年的敦煌,美得更加令人心驰神往。
甘肃是个文化资源大省,除敦煌莫高窟外,还有麦积山石窟、嘉峪关长城、锁阳城等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的“数字化探索”,无疑给甘肃文化遗产如何实现高效保护利用提供了一些思路。
当前,世界正处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各文物保护单位应主动把握时代潮流,积极利用新技术,探索出一条数字科技助力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道路。
文化遗产数字化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不仅可以为文物保护提供精细化的数据支撑,为科研和展示积累丰富的“资产”,同时可利用数字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和文创项目,让传统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文化遗产重焕生机,助力甘肃文化强省建设,助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 2022-12-16【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认定28家非遗工坊 从“输血”到“造血” 盘活非遗
- 2022-12-14【陇人相·152期】根雕艺人甘博:巧手雕琢 枯木逢春
- 2022-12-14“春绿陇原”大幕重启 冬春季文艺活动助力消费复苏
- 2022-12-12【陇上评论】等不起 慢不得 加快复工复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