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甘肃地理

在这样的画里——探访肃北县大黑沟岩画

23-01-28 10:01 来源:酒泉日报 编辑:刘姗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伴着浑厚优美的歌曲旋律,我们走近肃北县大黑沟,一睹岩画的真容。

  肃北县大黑沟岩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画形成时间初步断定在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位于肃北县城东约40公里处的大黑沟。岩画共有34组,图案190多幅,零乱分布在3.5公里长的山沟中,画面内容多为射猎、放牧、练武、乘马作战等场景和北山羊、野牛、野骆驼等动物,画面表现形式多以凹刻和凸刻,岩画大多刻在避风向阳的陡峭花岗岩和石灰石上。

  晨曦中,连绵起伏的山峦更显沟壑纵横。八十里油路蛇行蜿蜒,屹立山峰的地标卫士——烽燧遗址,遥遥相望。陡然间,一幅“狼烟起,江山北望……”的战时豪迈画面,穿越时空,缓缓而来。从大黑沟岩画标示路牌向南驶入羊肠小道,清澈的山泉已然穿上了晶莹剔透的冰衣。顺流而上,越野车小心翼翼,但猛烈的颠簸依旧动人心魄。

  严冬悄悄吞噬了尽显迷人秋色的丰茂草原,也赋予冬日草原贴切的忧郁和沧桑质感。那丰腴平滑如毯、平静淡然如菊的气质,使一幅美丽的草原冬景画脱颖而出。天高云淡,长调呼麦余音缭绕。看,潇洒自如的骏马,驰骋疆场;成群结队的牛羊骆驼,自由自在徜徉于草原母亲博大的胸怀。

  丁点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顽皮野兔灵敏的耳朵,它蹦蹦跳跳地在前方带路。劲风中撒欢的嘎达鸡,挺着圆润的身姿,笨拙地起舞。

  大黑沟岩画界碑豁然立于半山坡,徒步前行,巍巍青山绵亘不绝,盛开在沟壑之中、镌刻在石头上的史诗,带着无惧风雨的生命力,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大黑沟岩画从一块不规则的平卧在沟壑间的大石上启航。历经自然变迁、岁月洗礼,一组组岩画或悬于石崖半壁,或悄无声息地没入泥土,但依然见证着人类文明的辉煌。仿佛可以闻到一缕缕久远的墨香扑面而来,让人情不自禁翻开发黄的历史长卷。

  这是一幅马儿拉车淡淡的岩画,若不经专业讲解,断不会与之相识。那古朴的粗犷的简笔画,竟是几千年前人类文明最朴素的生活元素。岩画大石旁边,一朵朵天然去雕饰的梅花瓣石苔斑花相依相偎,或白或黄,或绿或黑,不显山不露水,将人类史画和自然画作巧妙地融为一体。

  瞧,那是一位拉满弓开射壮怀激烈的勇士;那是欢聚在一起的野牛、北山羊、野骆驼、狼、狐狸、梅花鹿;那是戴尖顶帽、身穿皮袄忙碌的牧人……雄浑、大气又不失简约,带着远古人类文明的气息,悠然铺陈开来。

  立于石壁前,仿佛看到:晨光微曦,草原生机盎然,辛劳的牧人,有的裹着虎豹皮衣,有的裹着羊皮袄子,有的背着荆棘,悠扬的长调回荡在山谷。

  又或者,可以看见晚霞辉映、炊烟袅袅、奶茶飘香。有人仰望星空,有人低头沉思。群山间,狼群嘶吼,震撼山谷,黑豹如幽灵般一闪而过,徒增神秘。

  一股清流蜿蜒,润泽大黑沟,石在水中游,水在石里行。一条洁白如玉、精美如缎的石上云纹,随流水摇曳,给石头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大自然的教化,让先民在最原始的生产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和文化元素,让大黑沟岩画在历史文明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风从远古吹来,拉开大黑沟穿越时空的帷幕,那是古朴粗犷的原始生产生活场景,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生物链优胜劣汰的自然演变……一座座汉代烽燧耸立在四周,让人联想将士戍边的场景。

  看,无论人类历经多么恶劣的自然灾害、多么残酷的食物链争夺、多么艰苦卓绝的精神磨难,艺术和文明的精神追求依然闪耀在天地间。大黑沟,这最纯粹的岩画艺术,在日积月累中,悟出人与自然抗争的真谛。

  轻轻摩挲岩画,用心感悟,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仿佛一个千年不破的梦想,悄然而至,不生不灭。 

  刘玉娥   摄影:苏力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