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东阿河滩地质文化村:千年古村迎新机 文旅融合助振兴
中国甘肃网6月2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赵满同)6月26日,全国主流媒体青海海东行暨“乡村振兴看海东”采访团来到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阿河滩地质文化村,实地探访特色文化、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阿河滩地质文化村是撒拉族聚集的民俗村,也是青海省首个地质文化村。当地利用黄河优势,借助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地质文化打造了乡村旅游项目,改善建设了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人文遗迹和地质景观,生动讲述着阿河滩村的“前世今生”。
据参与援建该村的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张绪教现场介绍,该村2022年获中国地质学会批准,被评为目前最高级——三星级地质文化村,成为了青海省第一个、黄河沿岸第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第一个地质文化村。
阿河滩村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村内出土有2600年前卡约文化期的彩陶和青铜器、公元1021年修建的“钻石古城”遗址、808岁仍根深叶茂的空心古榆树,公元1323年始建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河滩清真寺,是撒拉族定居于此的实证,还有古朴瑰丽的撒拉族女儿绣、高大气派的撒拉庭院、丰盛诱人的传统“撒拉宴”和姹紫嫣红的花海。
在阿河滩村,处处都是风景。距今约800年历史、直径约2.1米的古榆树,高约10米,但树心空洞,可实现“古榆树里品茶饭”。在古榆山庄的地质文化长廊,将阿河滩的地质地貌背景和黄河文明、撒拉族历史和文化完美结合,醇香的化隆拉面、精巧丰富的撒拉宴也备受游客喜爱。
走进村内的青绣扶贫工坊,一幅幅展出的极具民族特色与艺术价值的撒拉“女儿绣”吸引了记者们的驻足拍摄。据介绍,在当地,过去撒拉族姑娘从六七岁开始学习刺绣直到出嫁年龄,她们将图案绣在枕头、衣服、鞋履等生活用品上,结婚时带上自己的绣品作为嫁妆,因而撒拉族刺绣又被称为“女儿绣”。
目前,青绣扶贫工坊计划将“女儿绣”申报为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负责人说,如能成功申请,将更进一步促进阿河滩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近年来,阿河滩地质文化村定位于“地质+生态旅游”的模式,大力发展地学科普、旅游研学等,塑造文旅融合新模式,乡村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当地的乡村振兴事业与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这座古老的千年传统村落开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06-28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文化旅游节招商引资引得“凤来栖”
- 2023-06-28全盘谋划 精准“落子”——甘肃文旅强省建设系列深度报道之布局篇
- 2023-06-28天水市秦安民祭中华人文始祖女娲典礼非遗展演上演
- 2023-06-28小狮子、小猴子、小袋鼠 兰州野生动物园喜添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