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漫”出新天地
原标题:花儿“漫”出新天地
2023中国花儿大会开幕式精彩纷呈。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史有东
四川省非遗传承人兰凤英参加花儿展演活动。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
重庆歌手陈雪梅参加展演活动。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史有东
文旅产业招商引资签约。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蔡端
松鸣岩花儿会人气十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沈丽莉 王 虎
“哎……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临夏,白布的尕汗褡呀,青布的尕夹夹。担来大夏河水呀,尕锅里熬茯茶,远方的客人请下马,看看我的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历经千载,在河州大地上经久不息地传唱,成为临夏最具特色的文化瑰宝。
花儿展演、花儿主题展览、文旅产业招商引资、专家学者田野考察、花儿学术研讨交流……近日,在和政县举办的2023中国花儿大会系列活动“火出圈”。
流行于山野田间的花儿,现如今被赋予新内涵,焕发新活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登上了大雅之堂。近年来,临夏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保护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花儿绽放出更绚烂的光芒。
传承:唱响心中的花儿
“山清水秀的和政县,松鸣岩修成了花园,引上花儿花园里转,高兴了漫两声少年……”
6月14日,农历四月二十七,是松鸣岩花儿会的第二天。和政县松鸣岩叠嶂层峦、万松积翠、流水潺潺,赶会的群众人山人海。
和政县退休教师任国福身穿西服,戴着墨镜,红色的领带显得格外喜庆。他站在松鸣岩半山坡上,漫起花儿,歌声高亢悠长,绵延山间。一曲《河州三令》,让赶会群众听得津津有味。
松鸣岩花儿会由来已久,于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九在和政县松鸣岩举行,是甘肃省著名的三大花儿会场之一。其间,在松鸣岩的山坡上、树荫下、小溪旁、丛林间,人们撑着伞,摇着扇,或拦路相对,或席地而坐,漫花儿的歌声此起彼伏、响彻山谷。
“我亦龙华游盛会,牡丹听罢独徘徊。”清代诗句描写的松鸣岩花儿会盛况,时至今日,仍在持续。
今年69岁的老人陈中一大早乘车,从30公里以外的三十里铺镇赶过来,参加松鸣岩花儿会。陈中坐在石亭边,一边听着悠长爽朗的花儿,一边跟着曲调摇动着脑袋,如痴如醉。
“我从16岁起唱花儿,那时候乡亲邻里都能唱几句,氛围浓厚。”陈中说,虽然现在不唱花儿了,但每年都会来松鸣岩花儿会,听听“乡音”,看看老朋友。
花儿经过千年的涤荡,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传唱下,流传至今,已经变成了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情感交融的重要载体,在人们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五年前,任国福从和政县南岔小学退休,此后,写书法、拉二胡、寻奇石,生活多姿多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和政县花儿协会,逐渐唱起了花儿,并深深地喜欢上了花儿这类民歌。
“我向花儿协会的专业歌手请教学习,同时在快手上看花儿视频,兴趣越来越大。”两年前,任国福一种曲令都不会唱,经过勤学苦练,到如今掌握了五六种曲令。
在茶园、在庆典活动、在景区……任国福在各式各样的场合唱花儿,不仅丰富了退休生活,认识了新朋友,还对花儿有了新的理解。
如今,唱花儿已经成为任国福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说:“我将把花儿唱给更多人听,为留住这份‘乡愁’记忆作出努力。”
破圈:搭建交流桥梁
花儿流传于西北地区,是多民族共创共享的一种民歌艺术,被誉为大西北民间文化长廊里一本“活着的诗经”。
艺术因交流而和合相知,因互鉴而美美与共。作为民歌艺术的一种,花儿在不同的传唱地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以“保护、传承、发展、传播”为主题的2023中国花儿大会,吸引了来自青海、宁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广西等地的花儿歌手和民歌歌手参与。各具特色的花儿和民歌交流碰撞,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民族风情味儿十足的视听盛宴。
“一对对那个鸳鸯水上漂,人家那个都说是咱们两个好;你要是有那心思咱就慢慢交,你没有那心思就呀嘛就拉倒……”陕西青年民族歌手王二妮说:“陕北的信天游和临夏的花儿作为民歌中重要的歌种,在情感表达和演唱风格上,有很多相近相通之处。”
“松鸣岩花儿言满山,听罢心上真舒坦,四海朋友看你来,只为千里等风来。等你来,和政来;风儿吹,花儿开……”甘肃籍民谣歌手张尕怂的原创歌曲《等风来》,婉转悠扬,直抒胸臆。
每一首动听的民歌背后,都蕴含着歌手对文化艺术热忱真挚的情感。
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今年72岁的阿坝州松潘县民歌歌手兰凤英,携两位徒弟参加花儿展演,还专门带了那把陪伴自己多年的土琵琶。
展演中,兰凤英穿着回族演出服装,为观众带来唱奏结合的花儿节目——《栀子花开》。“小时候就爱听爷爷奶奶唱花儿。后来,父母经常在农闲时唱花儿给乡亲邻里听。”浓厚的氛围和良好的天赋,加之后天的努力,兰凤英年少“出道”,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民歌歌手。
“展现花儿的魅力,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担当。”兰凤英说,非遗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和年轻人抓起,看到这次活动有很多青年面孔,她感到十分欣慰。
参加展演的花儿歌手马巧梅是新疆师范大学的教师,她把新疆的花儿带到课堂。“临夏是花儿的发源地,比之于新疆的花儿,临夏花儿声音高亢嘹亮,新疆花儿节奏规整。”在松鸣岩,花儿歌声和大自然相得益彰,马巧梅真切感受到了最原汁原味的临夏花儿。
在展演过程中,马巧梅认真听每位歌手演唱。她欣喜地发现,很多歌手在花儿和其他民歌中融入流行音乐元素,这些创新增强了花儿的时代感,让花儿变得更“有意思”。
“花儿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如何提升学生对花儿的兴趣,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花儿的创作和演唱,是我经常思考的课题。”马巧梅在保留花儿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在编曲、歌词、伴奏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如:为花儿《阿哥的白牡丹》辅以钢琴伴奏,在音乐厅进行表演;采用合唱方式唱花儿,并做三声部的变化。
马巧梅说,用新颖的方式唱花儿,才能让花儿走进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喜欢上花儿。
花儿因历史久远而醇厚弥香,也因极强的包容性而历久弥新。来自新疆、四川、青海等地的歌手,将本民族乐器、流行音乐融入其中,花儿变得多姿多彩。
六月的松鸣岩,“变身”成民歌大舞台,五湖四海的花儿歌手和民歌歌手在这里纵情高歌,花儿在交流交融中更具生命力。
创新:演绎时代故事
2004年,临夏州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称号;
2006年,花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花儿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儿,是各民族的文化瑰宝。如何营造保护和传承花儿的良好生态,让花儿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走近年轻人,与时代共振?记者在花儿的故乡——临夏寻找到了答案:
——花儿传唱“接棒”有人。较早前,花儿的传承,主要依靠乡村里的广大群众。近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下,临夏州和政县、康乐县积极开展田野调查,完善非遗数据,挖掘整理花儿会的历史沿革、传承人及传承谱系、优秀人才等,建成数据库。和政县常态化邀请国家级花儿传承人等培训授课,培养了一大批花儿歌手。目前,临夏州有国家级花儿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2人,省级花儿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3人,州级花儿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61人。
——撑起花儿“保护伞”。2016年,临夏州出台了《临夏回族自治州花儿保护传承条例》,设有2个县级非遗保护中心(临夏市、积石山县),加强了非遗工作专干队伍建设。康乐县制定了花儿保护规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建立了8处“花儿”艺术生态保护区,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
——“花儿剧”独树一帜。花儿发展到今天,吸收其他艺术形式,开创出了散花、本子花、花儿歌剧、花儿舞剧、花儿小品、花儿交响乐等形式的作品,实现了原生态的创新转化。早在1965年,临夏州民族歌舞剧团创演了第一部小型花儿剧《试刀面》,自此有了花儿剧这一剧种。近些年,又推陈出新,创作出了《花海雪冤》《雪原情》《雾茫茫》《月光宝镜》《布楞沟的春天》《幸福像花儿一样》等不同题材的花儿剧,花儿的艺术呈现形式更加丰富。
——花儿走进课堂。和政县从2007年开始充分发挥花儿艺术学校作用,由国家级传承人马金山和省级传承人马君雯、雷兰芳在花儿艺术学校授课,将花儿知识引进校园,培养了一批花儿歌手和花儿爱好者。曾经跟随马金山学习唱功的马永虎是临夏州级花儿传承人,他热心于为小孩教授花儿唱法和乐理知识,肩负起了传承非遗的重担,越来越多的小孩因为他感受到了花儿的魅力。
传承是为了守护艺术的根脉,创新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花儿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给予的源源动力。
为全面展示河州花儿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魅力,中国花儿大会举办了花儿文化主题展览,展出花儿史料、文献、学术专著、诗词歌集、音像制品等,呈现花儿的历史渊源、流派发展、艺术特征、唱词曲令、成就成果、歌手风采等。同时,花儿大会期间揭牌成立了“临夏花儿博物馆和政馆”和“苏平大师花儿育苗基地”。
作为中国花儿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全国花儿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及非遗传承人参加,与会人员围绕花儿的传承创新和文化共享融合,进行深度探讨交流。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长铃认为,花儿是民众的情感依托和精神家园,随着社会变迁,花儿所处的社会环境也随之改变。因此,要修复或创造花儿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探索传承和保护的新方法、新思路,激发花儿的内在生命力。
“我在大学开设了花儿讲座,组织花儿进课堂,想让西北的花儿‘盛开’在长江边上。”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李生贵说,花儿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希望更多人参与到花儿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花儿枝繁叶茂、越开越艳。
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杜芳说,希望花儿在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中提升文化品格,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更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民间文艺工作者应自觉担当起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融合:打出“文化+旅游”组合拳
“这里有灿烂辉煌、多元一体的优秀文化,这里有雄浑壮丽、钟灵毓秀的山水美景,这里有琳琅满目、色味俱佳的特色美食……是广大游客休闲体验的快乐家园、观光度假的诗意秘境,投资兴业的宝藏之地。”在2023中国花儿大会暨“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第二届文化旅游节临夏州文化旅游资源及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上,临夏州向八方宾朋发出诚挚“邀请函”。
“以花儿为媒”。在举办花儿大会期间,临夏州举办文旅推介、招商引资、美食鉴赏、文旅路线考察等活动,文化和旅游碰撞出了闪亮的“火花”。
在“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第二届文化旅游节临夏州文化旅游资源及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上,临夏州文旅局推荐了以“古动物化石遗址游”“黄河文化研学游”“太子莲花生态游”“民俗风情体验游”“河州文化研学游”“传承红色文化游”为主题的6条旅游精品线路,“化石”“民俗”“文化”……一张张亮丽的名片,递向五湖四海。
“君住黄河头,我住黄河尾,共饮黄河水。”临夏和济南,因东西部协作,山海情深。花儿大会期间,济南市文旅局旅游宣传推广中心文旅推荐官朱晓宽介绍了济南的丰富旅游资源。她说:“花儿临夏,泉城济南,让我们做个约定,相约这个夏天,开启一段双向奔赴的假日旅程。”
同时,临夏州文旅局与省内各市州文旅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共享文化旅游资源市场;临夏州文旅局与瀚像集团、携程集团,和政县政府与携程集团分别签订框架协议,“互联网+旅游”助力临夏文旅高质量跃升;临夏州各县市与省内外文旅企业签订河州水世界游乐综合体项目、河州酒店群项目等文旅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做足做优旅游产业文章。
签约19个文旅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额36.89亿元,临夏文旅融合迈向更深层次,河州这片沃土开出了美丽“花儿”。
此外,临夏州80多家餐饮企业和食品生产企业参与其中,将独具临夏特色的美食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展示给五湖四海的客人,助力“花儿经济”“牡丹美食经济”。
花儿大会期间,花儿经济活力强劲。据统计,和政县共计接待游客62.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8亿元。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锦强表示,此次花儿大会期间,临夏州举办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活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发展、创新提供了成功范例,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 2023-07-11【文物里的甘肃】古画里的兰州
- 2023-07-10老兰州的地产酒你还记得哪几个?
- 2023-07-06【陇拍客】嘉峪关:“红果子”种出“甜日子”
- 2023-07-06【陇拍客】嘉峪关:夏日南湖夜景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