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省内游

花灯赋新韵 非遗共传承

2024-02-21 11:42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原标题:花灯赋新韵 非遗共传承

  魏世发向爱好者传授花灯制作

  用铁丝箍造型、糊灯面、绘图案……春节期间,在皋兰县什川镇南庄村,“什川灯火”市级传承人魏世发正忙着赶制各色传统手工花灯,用一双巧手扮靓新生活,展示出什川灯火的独特魅力。

  灯火是各种造型纸灯的总称。什川的灯火以其数量繁多、造型美、绘画古朴、色彩淡雅而博得群众喜爱,且远近闻名。近年来,什川花灯的种类不断丰富,有宫灯、龙灯、莲花灯、盆景灯、鱼灯、十二生肖等,寓意期盼风调雨顺、渴望丰收或安居乐业。2017年什川灯火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正月初十,记者走进魏世发家中,院中一盏盏精美的花灯摆放有序,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呈现出皋兰传统手工花灯技艺的魅力。朱荣亮是石洞小学二年级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什川花灯,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以前见到花灯我就非常喜欢,今天妈妈专程带我来到魏爷爷家学做花灯,非常有趣。以后有机会,我会带着对花灯感兴趣的同学来魏爷爷家跟他学做花灯。”

  “我来自兰州文理学院,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今天我和同学一块儿来到这里学习制作花灯,因为什川的花灯,是甘肃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觉得学习制作花灯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同时,我也呼吁更多爱好者前来学习制作花灯,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兰州文理学院大四学生吴旋说道。

  今年57岁的魏世发从小看着父亲做花灯,耳濡目染,对花灯情有独钟,他本着对花灯的那一份热爱,无怨无悔,细心钻研,不断进行改良,将造型丰富、寓意美好的“什川灯火”展现在大家面前。

  “我从十八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做花灯,已经做了三十几年了。做好一盏花灯要经过设计、扎架、剪纸、描画、裱糊等多道工序,对手艺人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随着社会发展,我在制作花灯的过程中也会进行创新和改良,添加一些科技化、现代化的元素。”魏世发说,我从腊月就着手做花灯了,目前已经做好了八对花灯。今年我感觉学做花灯的年轻人明显比往年多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希望做花灯的人越来越多,把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

  近年来,皋兰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激发文化发展动力,打造特色非遗文化品牌,以“艺术+文化+非遗民俗”的形式,让皋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发扬,重放光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安 娜 通讯员 杨雅丽 刘伟清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