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甘肃地理

【文化记忆】指尖翻飞展技艺

2024-02-27 10:0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原标题:【文化记忆】

  指尖翻飞展技艺

  潘博

  假期里携妻儿一道去探望岳父,也带上了儿子最为珍爱的宠物——蝈蝈。妻子看到那只锃亮健硕的昆虫被困在一个小小的塑料笼子里,便对儿子说:“要是有麦秆的话,我可以给你的蝈蝈编一个笼子,至少让它住得宽敞些!”

  本以为妻子就是这么一说,没承想回到故乡后,她竟然真的去找街坊邻居要来了一大把修剪过的麦秆,丢进洗衣盆,加水浸泡那些金黄色的麦秆。大约一盏茶的工夫,妻子用手指试着弯折那些已经被水浸润的麦秆,感到麦秆已有了韧性后,就坐在小马扎上,开始展示技艺。

  只见麦秆被首尾衔接,然后一抽、一折、一压……在妻子灵巧的指尖穿梭,不一会儿,一座多边形的宝塔就成形了,而且还为蝈蝈顺利进出和投喂食物预留了门窗。你还别说,螽斯儿在乔迁进了自己的新家之后,便得意地扇动翅膀,清脆响亮地欢鸣起来啦!

  儿子惊奇地看到那一根根麦秆变身蝈蝈的“独栋别墅”后,得意地拉来岳父欣赏。岳父看了也欣慰地夸赞:“哎哟,我姑娘编得这么好,手还真是巧,我还想着她肯定忘记怎么编了。”妻子微笑着答道:“小时候看到奶奶编草帽觉得有趣,也会偷偷地上手编几下。这手艺是童子功,忘不掉啦。”

  甘肃陇东南一带,悠久的农耕历史和围绕农耕活动所产生的手工编结技艺,为农业生产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先民们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各类庄稼秸秆和草木原料,来编结成实用物件的能耐堪称高超。在他们的眼中,就应该物尽其用,所以就有了麦(稻)秆儿编、玉米(高粱)秆儿编,还有自然馈赠的草、藤、苇、柳、竹,简直就是万物皆可编!编结成的物品有筐、篮、篓、笼、簸箕、筛子等农业生产器具,有炕席、粮囤、笼屉、草鞋、簸篮等生活实用品,还创新出了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灯笼、鸟笼、蝈蝈笼等精致美观的编结艺术品,更有甚者,以秸秆天然赋予的色彩创作出了新颖的装饰画。

  看似简单的麦秆编结技艺,是漫长的农耕文化发展轨迹中,具有代表性的手工技艺之一,这种民间手工技艺为农业文明注入了鲜活且富有创造性的人文内容。时至今日,这项民间手工技艺作为陇原大地上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广泛保护与传承。(本文配图为作者供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