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尼茨宫:在易北河畔遇见天马行空的中国风
原标题:皮尔尼茨宫:在易北河畔遇见天马行空的中国风
【点睛】走出水宫之时,天公作美,云开见日。在阳光的照耀下,皮尔尼茨宫宛如一个盛装的女子,更添几分娇艳动人。
这是我在德累斯顿的最后一个假日。早晨醒来,德国朋友斯多伊尔先生发来的微信已躺在我的手机里:
“这两天还好吗?今天打算去哪里?”
“我很好,德累斯顿真的很美。您还推荐我去哪里?”
“去皮尔尼茨宫吧。”他回复道。
“有什么特别的吗?”我问道。
说实话,德累斯顿于我的感觉就是一座宫殿之城。领略了茨温格宫的辉煌,让人不免有种“黄山归来不看岳”之感。
“二战时,皮尔尼茨宫幸免于盟军的空袭,基本保留了原貌。它就座落在易北河边,您可以乘船去。还有,他是中国风装饰的典范。”他答道。
一个小时后,我并没有乘船,却坐在了前往皮尔尼茨宫的公交车上。不知为何,身在异乡,哪怕只是数日的旅行,每每见到故乡的风情、文物,总觉得有种不可言说的趣味。
车子穿过“蓝色奇迹”大桥,一路东南,回看那些殿宇渐消失于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柔美的山峦和静谧的河流。时不时看到草地上伫立着一座精美的小屋,向我扑面而来,又飞快得掠过。
前后坐了30多站,才来到目的地。这里离市中心大约10公里的样子,在德国可是不短的距离。所以不难理解,为何这座宫殿能在空袭中躲过一劫。
皮尔尼茨山宫正面及花园部分
虽然早已听过友人的铺垫,当我踏入宫门之时,还是不禁为眼前的美景所着迷。明艳的色彩,东方的风情,配上如茵的绿草和鲜丽的花卉,即使在这样一个阴雨蒙蒙的日子,也让人赏心悦目。皮尔尼茨宫与茨温格宫、莫里茨宫并称为德累斯顿巴洛克三大典范,然而在我的眼中,它既不同于前者的沉稳庄重,也区别于后者的圆润可爱,透露的更多是一种新奇的美。
宫殿建筑群依山傍水。早期建成的两座宫殿有着同样的规制和外观,如镜子两侧的影像,相对而立。其中一座靠山,曰山宫,一座面水,曰水宫,连同晚期建成的新宫,从三面环抱着中心的巴洛克式花园。园中有喷泉,四侧的花卉被园丁修正成漂亮的几何图形,自西面又连接起宫苑的园林。
山宫向山一侧外立面
山水二宫的屋顶皆由天青色的瓦片砌成,虽形状不同,还是让人不由得联想起祈年殿的穹顶。屋檐之下与门廊的墙壁上绘有彩色壁画,主题是中国的人物、建筑、车舆和南方的植物,透露一种出清新活泼的异域风味。
水宫正面门廊部分的中国风装饰及壁画
在此二宫兴建的年代,“中国风”在欧洲正处于鼎盛时期。那时的中国是瓷器、丝绸之都,又是人们所臆想的文明、和谐社会的代表。皮尔尼茨宫当时的主人,萨克森选帝侯及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也即奥古斯特强力王,是“中国风”忠实的拥趸。正是他在位之时,“中国风”在萨克森王室贵族蔚然成风。以仿制中国瓷起家的迈森瓷器厂也在彼时诞生,后来蜚声欧洲,成为硬瓷制造者的杰出代表,此处不表。
皮尔尼茨宫中展出的青花瓷器
在改建皮尔尼茨宫之时,强力王曾明确要求建筑要体现出东方特色。而其时,欧洲关于中国建筑和艺术的资料还相当匮乏。主持工程的柏培尔曼(Matthäus Daniel Pöppelmann)、龙格鲁尼(Zacharias Longuelune)等人虽是巴洛克时期最富盛名的建筑大师,却也从未造访过中国。据说,柏培尔曼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荷兰人纽荷夫(Jean Nieuhoff) 1655年到1657年在中国的游记画册。虽然其中有不少图样,但是并非学术著作。因此,最终的建筑其实和中国的式样并无多大关联,而壁画的面貌与中国的传统绘画亦相去甚远。但也许正因为没有范例,设计者才能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赋予它独一无二的风格。
在建筑群中,还有一件德国建筑史上的“中国风”代表作品。1790年,王室在获得了宫殿北部的一块土地后进行了最后一次扩建,其中还包括一个喷泉池。连同后期建成的亭子,这里被统称为中国花园。
- 2024-03-07柬埔寨旅游逐渐升温 中国游客青睐湄公河泛舟
- 2024-02-20东南亚旅游业复苏势头强劲 游客数量超预期
- 2024-02-06全国各口岸迎来春节出入境游玩探亲客流高峰
- 2024-02-04中国各边境省区跨境旅游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