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一道波澜壮阔的文化风景
朱小平
方继孝这部《北京红色文化的文学探寻》令人耳目一新,叙述了20世纪一批作家在北京的生活和创作片段,计有郭沫若、茅盾、周扬、李六如、欧阳予倩、萧三、田汉、丁玲、邵荃麟、姚雪垠、杨朔、田间、郭小川、朱子奇、马烽、贺敬之和柯岩、徐光耀共18位名家。这些作家都是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坐标式人物,他们都曾来到北京,或长期或短暂居住。96岁的徐光耀先生为此书作序说:“他们生活和奋斗在北京,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新中国的文艺繁荣做出过很大贡献。”
这些作家的代表作我皆曾拜读过,像郭老的所有诗集、历史剧、文史类集子等,姚雪垠的多卷《李自成》,茅盾、李六如、杨朔、郭小川、徐光耀的小说诗文等,皆曾披阅。由此可见这些作家的作品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深远影响。
历史人物是中国自古以来颇为重要的叙述题材,有着绵延不绝的优秀传统,传世名篇不绝如缕。
有“中国史学之父”盛誉的司马迁,其记叙人物的七十“列传”,不仅在《史记》中极为突出,其文学性尤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鲁迅先生赞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关于人物的笔记掌故,自司马迁之后,更是蔚为大观,仅举清末民初时为例,写人物著称者如徐凌霄徐一士兄弟、陶菊隐、郑逸梅、齐如山等,再往下如徐铸成、邓云乡、张中行等,皆堪称大家,文笔皆属上乘,引人入胜。
方继孝这部书,所爬梳的是新时代的人物,正如他的书名所示,是“红色文化的文学探寻”,固然不乏传统怀旧的遗韵,但完全是一个新的起点,展示的是新的内涵。“北京是新中国文学的摇篮”,这些作家中不少已有传记问世,但方继孝的书之所以另辟蹊径,在于他的截面构思,用他所珍藏的作家们的手稿、书信、手写简历、文件等,连缀成一页页红色基因的烛光,使读者感受到这些作家们不渝的信仰、真诚的内心、奉献的情怀、坚贞的操守。这些资料内涵丰富,有的是前所未见的史料,有的是不泯的历史,也堪称是珍贵的文献,足以作为新文学史料的弥补,对了解作家们的文学创作、日常工作、生活交往有极大参考和研究价值。
该书有一页《作家探寻地》栏目,详列了作家们在北京故居的地址和门牌号,有的作家故居或旧居成为纪念馆,如郭沫若、茅盾等,一目了然,按图持卷而去,也是一件有教育意义和人文意义的乐事吧!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古人说知人论世,其实完全做到不易。这部书,读之获益良多,但亦有读过略感不足之处。
不知是否限于篇幅,王蒙、李国文、刘绍棠等未收入,不免有些许遗憾。当然,名人传记即便二三十万字也难免挂一漏万,些须篇幅内简而扼要,突出重点,确非易事。也许作者还会出增订版或续书吧,我们当翘首以待!
(《北京红色文化的文学探寻》,方继孝著,北京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出版)
- 2024-04-02论王符“贤”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伦理价值
- 2024-03-13吕妍代表:打造海南黎苗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体验区
- 2024-03-13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便利性
- 2024-03-13于丽婕代表:回归育人轨道 提升研学旅行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