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青绿山河满目景
原标题:青绿山河满目景
生态美 天鹅栖
太子山下好风光
莲花山
石门滩水库 祁金芬 摄
黄草坪
槐树关
胭脂湖公园
太极荷塘
本报记者 马瑞鹏
今年1—7月份,我州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位;
2024年,投资492.8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任务54处,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建设渐入佳境;
西南部二阴地区生态屏障基本建立、中部半干旱地区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东北部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稳步推进,切实保障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
……
一张张亮眼的“绿色”成绩单,是我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真实写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近年来,全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坚决扛起构筑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狠抓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国家、省、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聚焦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质量、自然系统功能、城乡生活环境和生态文明体制5个方面、95项具体措施,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从源头上发力,从治污上破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近年来,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顺应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的根本性转变,结合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目标,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集中攻坚短板弱项,强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
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实现“空气常新”。以临夏市和各县城区及周边区域为重点,压实联防联控责任,强化网格化基层管理、精准化源头治理,全面推进以工业、燃煤、扬尘、机动车、餐饮油烟和面源污染治理为主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从严落实控煤、抑尘、减排、禁烧和群防群治措施,全州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今年1—7月份,我州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临夏市PM10平均浓度为5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4.1%;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3.7%;优良天数比率为89.7%,同比提高12.3个百分点,优良天数191天,同比增加27天。广河县、临夏县、和政县、永靖县和临夏市进入全省86个县(市、区)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前十。
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实现“绿水长流”。近年来,我州投资10.32亿元,完成全州8县市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任务,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全州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4.6万吨,5个省列园区、10个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及临夏市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建成运行。全面完成了873个黄河流域入河排口整治任务,临夏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今年1-6月份,全州地表水5个国控、7个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和38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2023年,在全国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会议上,我州代表黄河流域九省区作了交流发言和经验分享。
着力开展净土保卫战,实现青山常在。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完成37个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安全利用工作,全州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今年1—7月份,全州3个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均达到国家考核三类目标要求。县乡村三级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基本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等项目建成投用,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3.88%、尾菜处理利用率达60.3%。
如今,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抬头见蓝一步步成为现实,临夏由内到外发生着巨大变化……
初心如磐,不负青山。我州将继续坚持以构筑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为总牵引、总目标、总框架,让良好生态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让临夏大地更加美丽宜居。
- 2024-08-26张掖路小学开展“爱心书屋”公益捐赠结对活动
- 2024-08-26绿色发展绘就生态新画卷——平凉市崆峒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纪实
- 2024-08-26《读者》杂志获“全民阅读第一刊”荣誉称号
- 2024-08-26敦煌文化借由开放素材库拉近与公众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