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鸥年年光顾乌海的背后
原标题:红嘴鸥年年光顾乌海的背后
城市被绿色包围。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城市未来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连日来,成百上千的红嘴鸥飞临乌海,初冬的乌海湖因它们的到来再次沸腾起来。
在乌海湖一号码头,这些远道而来的“老朋友”或在湖面休憩觅食,或在空中展翅翱翔,大批市民游客纷纷前来与之拍照留念。乌海湖畔再次上演人鸟互动的和谐景象。
在湖边,记者遇到了江苏游客张建国,看着翩飞的鸟儿,他兴奋地拿着单反相机不停地为红嘴鸥拍摄“写真”。“乌海很漂亮,红嘴鸥也很可爱,这里真的很美!”张建国表示,要把人鸟共处的和谐画面和乌海的美拍下来、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研究表明,每年春秋两季,候鸟都会准时沿着固定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行程数千公里,其间往往会跨越很多国家和地区。而只有生态美好的和谐之地,才能成为它们逗留的地方。
美丽可爱的红嘴鸥再次大规模飞临乌海歇脚休憩,是乌海市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证明。这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乌海已成为红嘴鸥等众多候鸟所眷恋的理想栖息地,每年3月中旬和11月上旬,大约会有60多种、10万多只候鸟在乌海栖息、繁衍。
2024年度自治区迁徙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今年,乌海市冬候鸟总数较往年明显增多,除了海南区万亩滩村灰鹤群体数量明显增加外,全市范围内天鹅数量也有所增多,仅10月23日一天,就监测到300余只天鹅。鸿雁、豆雁数量共计9000余只,较往年略有增加。
“以前哪能飞来这么多鸟,看来,咱乌海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鸟儿‘口耳相传’的认可。”乌海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娜对记者说。
候鸟光顾、生态改善的背后是乌海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映照出乌海人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拼搏干劲。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房前房后遭沙埋,柏油马路沙子盖。”这些顺口溜曾是乌海市的真实写照,也是很多老乌海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曾经荒漠化面积占乌海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达60%。1976年建市初期,乌海市森林面积只有533.3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0.38%。
面对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一代代乌海人以其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品质开启了漫漫治沙路。
从建市初期,乌海市便开始大力度推进生态建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乌海市陆续启动实施了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京藏高速公路、海勃湾区东山、乌达区西山、海南区环城绿化、海勃湾水利枢纽库区西岸防护林等一大批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治理,乌海市沙化荒漠化土地明显减少,林地面积、植被盖度不断增加,全市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情况得到遏制,有效地减缓了乌兰布和沙漠东侵南移的速度,保护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
如今,乌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5平方米,沙海中的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沙漠绿洲。乌海市先后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行列。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乌海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任务艰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是必须迈过的“火焰山”。
近年来,乌海市还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和美丽乌海生态环境提质行动,打出治矿、治企、治场、治车、治路、治水、治气“七治”组合拳,累计投入资金68.5亿元,实施综合治理项目423个,推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向纵深发展。
“今年,乌海通过加强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监管、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等措施,持续巩固深化‘七治’成效,一体推进工业企业、水生态环境、矿区环境、煤炭洗选、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大气污染七大综合治理提质行动,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由治标向治本转变。”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主任王云鹏说。
今年前三季度,乌海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提高3.3 个百分点;黄河乌海段水质持续保持Ⅱ类,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 100%;全市无污染耕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如今,“乌海蓝”“生态绿”正在不断赋予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享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郝飚
- 2024-11-18“冬游宁夏 享受阳光”2024年冬季旅游正式启动
- 2024-11-18老街宽巷子:打“老味道牌”成“新打卡地”
- 2024-11-18内蒙古文学闪耀骏马奖之夜
- 2024-11-18那些香迷糊的内蒙古美食,你吃过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