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时评

深挖水洛城文化资源 续写吴家军辉煌历史

2024-11-20 11:14 来源:平凉日报

  原标题:深挖水洛城文化资源 续写吴家军辉煌历史——王兴《吴家军玠璘后裔和异姓名将》述评

  中国甘肃网11月20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 胥富春)王兴先生所著的《吴家军玠璘后裔和异姓名将》即将刊印成书,这是庄浪县继《吴玠吴璘研究资料汇编》《吴家军研究文集》《吴玠吴璘传》《吴家军再考证》《吴家军甲午八百年祭》之后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据史料记载,吴玠随其父吴扆居水洛城。其少年时性格沉毅、崇尚气节,通晓兵法且善于骑射,读书时能通晓大义。北宋末年,不满二十岁的吴玠以良家子身份在泾原路入伍从军。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年-1118年),西夏犯边,吴玠率军迎战,因其英勇晋升为进义副尉、权任队将。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进攻怀德军,吴玠率百余骑兵追击,斩首一百四十六级。凭借这几次战绩,吴玠在军中初露锋芒。

  “靖康之变”后,一路南下的金兵,遭到了韩世忠、岳飞的沉重打击,损失惨重。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金军统帅将战略重心转向西线,意欲从陕西打通入川通道,占领巴蜀。金军统帅调集数万兵马进攻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吴玠带领兵士成功阻击金兵。

  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到绍兴九年(1139年)十余年间,吴玠多次与金人交战于陕西西部、川陇交界地带,并在川陕一带长期驻军。在吴玠固守和尚原、仙人关(今甘肃徽县东南)期间,金兵接连溃败,暂时取消了侵犯川蜀的计划。绍兴九年,吴玠凭借战功受到高宗皇帝赏识,被晋升为四川宣抚使。吴玠在仙人关去世后,朝廷追封其为涪王。吴玠离世后,胡世将接任其职,吴玠的弟弟吴璘作为其中的重要力量成为川陕一带抗金的主帅,节制陕西诸路兵马,取得多次战争的胜利,同样得到朝廷封赏。后升任四川宣抚使,逝后被谥武顺,赠太师衔,追封信王。

  吴玠吴璘离世后,吴家军这面旗帜并没有倒下,他们在战火中缔造的这支部队继续征战在前线,创造了不凡战绩,涌现出了众多名将,彪炳史册。

  吴拱,吴玠长子,早年随父从军,受父派遣到临安,向宋高宗敬呈吴玠奏折,先后任西和等四州钤辖,兼成州知府;荣州刺氏、团练使;枢密院副都承旨、潭州观察使;襄阳知府、京西制置使,荣升“三大帅”之一,地位相当于和议前的岳飞;利州路安抚使,兴元知府;武康军节度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离世后追赠太尉、谥襄烈。吴拱直接参与指挥了襄阳之战、蔡州之战、茨湖之战、确山之战、祁山堡之战,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居其三。

  吴挺,吴璘第五子,先后任定江军节度使、知鄂州、知兴州、利州西路安抚使,少保、太尉、太师、开国公、卫国公,谥武穆。他文武全才,先后四次有奏皇帝,呈献策论,堪称“隆中对”。其在治平、瓦亭、巩州、德顺等大战中功勋卓著,同时在军备、赈民、治水等方面亦颇有建树。

  吴玠吴璘兄弟不仅军功盖世,还注重民生,兴修水利,注重减轻农民劳役负担,深受当地百姓拥戴,离世后在他们征战过的许多地方,人们以多种方式予以纪念。大散关上至今矗立着吴玠吴璘大型雕像,庙址尚存;仙人关有吴王城;略阳县有吴璘陵庙遗址;徽县吴山有吴玠衣冠冢、墓碑;成县有吴挺陵园遗址,至今保存着《世功保蜀忠德之碑》等。其故里庄浪,吴玠父母墓、吴玠墓在庄浪北山,卧龙镇境内,因其墓此山被称为吴王坟山,现已建成吴王陵园。庄浪县城中的紫荆山上有吴玠吴璘纪念馆,内有吴玠、吴璘、吴拱、吴挺塑像,现馆名由贺敬之来庄浪时题写。庄浪县朱店镇王川村、水洛镇柳咀村三社等地建有吴王庙。朱店镇吴沟村有吴玠吴璘故里标志牌。庄浪县政协已先后出版吴家军丛书6套(册)。

  吴家军兴在吴玠吴璘,盛在吴拱、吴挺,衰在吴曦。吴曦乃吴挺二子,任四川宣抚副使、陕西河东路招抚使。开禧二年(1206年)投降金朝,开禧三年(1207年)自称蜀王,称王四十一天后被杀,时年四十六岁。后吴曦被灭族,吴璘一族未参与吴曦反叛者被遣散江浙、湖广一带,吴玠一族因全部未参与吴曦反叛行动而未受牵连。

  此后三四百年间,吴氏后辈几乎无英雄豪杰。至明,大有复兴之苗头。万历年间,苏州吴秀任九江知府、扬州知府;崇祯年间,南阳吴阿衡任蓟辽总督,后抗清捐躯。此两位皆为吴璘后裔。

  在近代,吴氏后裔在海内外各领域也多有翘楚。吴昌硕(1844.8.1-1927.11.29),浙江湖州安吉县吴村人,“后海派”“新浙派”代表人物,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鼎昌(1884—1950),先后任中国银行总裁、《大公报》社长、国民政府实业部长、国民党贵州省主席、总统府秘书长等职。主黔期间,主张“省政的关键在于县政”,大批任用贤能,重视民生,发展教育,对贵州的建设功勋卓著。著有《赣宁战祸之原因》《中国经济政策》《花溪闲笔》等。此两位皆为吴玠后裔。

  吴玠吴璘不仅子孙英勇,儿女亲家、女婿也非俗辈。吴玠长女嫁威武大将军宣州观察使、渭州知府曲端之子武修郎曲之绩,次女嫁王俊长子,另女嫁陈远猷之子;吴璘次女嫁王俊二子王仁辅为妻。陈远猷、王俊一直在吴玠、吴璘麾下效力,为主力干将,颇有军功。

  在吴家军这支骁勇善战的队伍中,不仅有吴氏族人,还有许多异姓名将,如杨政,《宋史·杨政传》称其“九战九捷”,从无败绩。如杨从义、彭杲、王彦、姚仲等,皆有重大军功。

  为挖掘整理吴玠吴璘后裔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梳理其千百年来的精神传承,激励后人,王兴先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查阅史料,实地考察,与吴氏后人成立的研究会、宗亲会等有关人员深入交流探讨,终成此书。

  他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有元丞相脱脱修《宋史》人物传记,如《宋史·杨政传》《宋史·吴曦传》等。也有既根据《传》,又根据《碑》的,如《宋史·吴挺传》,陇南市成县吴挺陵《保蜀碑》,因此碑碑文长,比《传》记载更详细,所以写吴挺主要参考此碑文。也有根据已发现的《墓志铭》或碑,如陕西洋县发现的彭杲《墓志铭》、南郑马鞍山发现的吴忠嗣《墓志铭》等。还参考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杨倩描《吴家将》和《吴玠吴璘研究资料汇编》,以及吴氏后人提供的族谱等。

  2013年至2016年,王兴先生担任庄浪县政协主席期间,先后11次带领有关人士,赴吴家军征战过的8省(区)近百县(市),实地考察吴家军古战场遗址,收集了当地大量碑文、文史资料,有了许多新发现。

  总之,本书所述,皆有出处,是一部史学研究成果,而非文艺作品。因何而写这本书?王兴先生坦言有六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受《史记》“帝纪”“列传”等笔法启发,创作此书,通过归纳整理,挖掘吴家军及其后裔数百近千年来的历史功绩;二是回答了庄浪乃至平凉历史上少有的名将、威震一时的吴家军后来怎么样了!特别是吴曦反叛后,史家、吴氏族人、吴玠吴璘故里很多人在关心吴家军后人情况;三是研究梳理了吴家军作为南宋西部战区的方面军,异姓名将及其战功;四是通过吴家军兴衰史的研究,再次印证了“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是铁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五是本书延伸挖掘了吴玠吴璘的儿女亲家、女婿中的佼佼者;六是本书作为《吴家军甲午八百年祭》的姊妹篇,拉申了吴家军精神,让这一民族英雄群像的形象更加饱满。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等,他们为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屡立战功,甚至献出宝贵生命。对民族英雄功绩的挖掘整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挖掘吴家军历史,一方面因为吴玠吴璘是我们当地人,另一方面因其战功卓著,吴家军当时与岳飞为帅的岳家军齐名,其战功不逊于岳家军。

  史书中常说的“南渡五大将”,只有岳飞和吴玠的功业处于同一级别。“自金兵入中原,将帅皆望风奔溃,未尝有敢抗之者。”但当金军打得宋军节节溃败之际,其主力军团却在西部川陕战场首遭吴家军的顽强抵抗和重创,和尚原、仙人关之战的胜利,为吴玠、吴璘的抗金业绩写下了极其辉煌的篇章。

  因为以岳飞为原型的文学作品《说岳全传》在民间流传极广,所以人们对岳家军知道得多。而吴家军的功绩史书记载不少,但严谨的史书毕竟没有《说岳全传》这样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的读者多、受众面广,历史长河中关于吴家军的大众通俗读物少之又少,所以吴家军的“知名度”在老百姓心目中远低于岳家军。基于此,挖掘吴家军历史功绩,以文化人,意义重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我国古代军队以名将主将姓氏作为旗帜威力强大,有时可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是我国最早的品牌行动。这种精神至今在传承发展,如中山市、志丹县,如黄继光班、雷锋班,如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上海大学的钱伟长图书馆……当人们来到这个地方,就会想起这个人,肃然起敬的同时,自然受到熏陶。而身为其中的后继者,自然严于律己,以先辈为楷模,努力做事,避免落后遭人讥笑。吴家军作为南宋时期抗金的一支主力部队虽早已烟消云散,但其精神永存,永远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