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时评

古老土地的回声 闪亮微光的绽放

2024-11-20 11:16 来源:平凉日报

  古老土地的回声 闪亮微光的绽放——读《远古回声——平凉史前遗址及文化》有感

  中国甘肃网11月20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 陈航宇)《远古回声——平凉史前遗址及文化》由敦煌文艺出版社于2023年2月出版,是由中共平凉市委宣传部、平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策划编纂的“平凉记忆”7卷本系列丛书之一,是一本全景式了解史前平凉的学术科普类著作,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文风,仿佛带领我们透过时间的迷雾,走进了平凉这块土地神秘的史前时期。作为平凉文博事业的杰出贡献者,刘玉林先生凭借扎实的田野调查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远古的窗口。

一、窥见远古:探寻平凉的时光之秘

  书中对史前时期地质变化的生动描写,让我们似乎回到了那个古老而充满未知的时代。远古的平凉,湖泊、沼泽、湿地星罗棋布,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有森林和草原。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片土地经历过冷热交替、干湿互动的起伏变化,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白垩纪末期的六盘山运动虽然席卷而过,平凉却没有受到太多影响。新生代第三纪是这片土地欣欣向荣的见证者,五稜齿象、披毛犀、鸵鸟、大角鹿、鬣狗、羚羊、三趾马、豪猪等动物在这里展现出千姿百态、生龙活虎的画面,黄土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由远及近呈现在我们眼前。龙骨的存在证明了在新近世和更新世时期,这里是适宜动物和人类生存的理想之地。多处早、中、晚期的古人类遗迹分布在大岭上、茜家沟、南峪沟、桃山咀、牛角沟等地,绵延不断,生生不息。这些遗址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遗存遗物丰富多样。

  跳出自然环境,我们来到人类的文明之初。平凉人何时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殿堂,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从灵台西山遗址仰韶文化中晚期宫殿建筑混凝土地面下叠压的文化层,以及发现的类似大地湾一期绳纹红褐色陶片来看,至少不会晚于大地湾文化早期。各种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在这里碰撞融合,有序传承。大型宫殿建筑的出现,如混凝土地面、绳纹篮纹筒瓦、板瓦、槽瓦,以及40多平方米的圆形白灰面房子、靠崖式环壕窑洞、玉器加工作坊等,都反映出新石器时代的平凉人在居住条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建筑技术已达到领先水平。

  平凉这片土地的历史不只是自然的变迁,更是人类文明的奇迹。在这个引人入胜的史前画卷中,诉说着古老文明的故事。

二、考古奇境:史前文明的全景式绘卷

  刘玉林先生在书中展现出难能可贵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体现在对考古发现的深入剖析,更表现在对平凉地质地貌及史前时期文化变迁的全面把握。他不仅关注于发现本身,并能够注重将每一个遗址、每一件遗物融入整个史前社会的大背景之中,将每一次的考古发现都视作史前社会发展谱系中的重要一环。全局的观照使得他的观点更加立体丰满,在看到古代人类的生产、居住、文化的同时,还关注其与自然环境、地理变迁的相互作用。这样的方式展现了先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出色的综合研究能力。

  对平凉地质地貌演变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认知历史的新视角。湖泊、沼泽、湿地的存在并非仅仅是自然景观,也是古代文明蓬勃发展的依托。通过对地质环境的描绘,将读者带入远古时期的生态环境。全景式的叙述使得读者能够细致地了解当时的气候、植被、动植物分布等信息,从而理解史前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更深入地理解其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

  “泾川人”头盖骨的发现及年代研究,填补了5至10万年前中国没有现代人类的空白,也是更新世晚期人类已经进化为现代人类的代表。对比“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等化石的年代,可以建立起一幅更加完整的史前人类演化的时间轴,并还原史前人类在中国的迁徙和适应过程。同时,“泾川人”头骨的发现为研究人类智力进化也提供了实证,为全面认识史前时期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的演化过程、解开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证据。

  在对古遗址的考察中,先生详细描绘了灵台西山遗址、崇信刘家沟遗址等地的勘探现场,通过对器物、工具、装饰品等遗物的解读,还原出当时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社会组织等画面。我们得以管窥先民们的智慧、技术水平与文化特征。书中还加入了工作期间的日志,使得读者可以近距离感受考古一线的状态,打破考古工作的神秘感,从而更加尊重和敬畏历史与文物工作。

  在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中,先生基于翔实的考古调查和文化分析,推断出平凉古代社会的建筑技术、居住方式、生产工具等信息。并提出平凉境内的新石器文化类型应为大地湾仰韶文化早期类型、半坡型、庙底沟型、石岭下型,东部是陕西龙山型、常山下层型;西部是马家窑、半山、马厂型和常山下层型、齐家文化等。西部地区呈现出中原仰韶文化向甘肃仰韶文化发展、常山下层文化向齐家文化发展并存的文化系统。这些分析表明了平凉地区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变迁,证明了平凉属于史前文明的交汇地带。对文化面貌的不断厘清,为我们理解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流变提供了更多路径。

  除此之外,先生在书中还关注了史前社会的阶级差异、生产关系的变迁等问题,对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也作出了思考。他对发现的殉人墓进行了详尽考证,论证了平凉境内从龙山文化、常山下层文化时期开始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对社会结构演变的关注,让本书的研究成果更加深入和丰富。

三、微光绽放:构建中华文明的考古拼图

  本书通过对平凉史前文明的多方探索,揭示出平凉在旧石器及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性。书中提出的“最早混凝土地面”“华夏第一瓦”等推测,以及对各个遗址调查的记录,为平凉未来的考古工作提供了诸多可能。

  陇东地区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庆阳南佐遗址的发掘表明,距今五千年前后陇东地区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或文明社会阶段;天水马家塬遗址的发掘反映出战国晚期至秦代西戎文化的面貌,乃至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面貌;平凉灵台桥村遗址的发掘,说明这里是陇东黄土高原地区龙山时代的区域性中心聚落。甘肃的历史跨越五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天水大地湾遗址更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直接依据。甘肃的众多考古发掘工作也都印证了陇东地区在仰韶文化晚期已经进入了“古国时代”,并为日后周、秦等部族演化为方国奠定了基础,进而影响到整个中华文明的走向。这些最新考古成果改变了以往对黄土高原地区和黄河流域文明进程的认知,也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提供了重要实证。平凉作为陇东地区的一部分,虽然目前尚未有惊世的重大考古发现,但本书呈现的考古线索,与平凉、天水、庆阳相继产生的考古发现相辅相成,使陇东地区在甘肃考古中的重要性更加完整,并辅助构建了整个甘肃省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关键地位。

  再回到本书归属的考古学本身。考古学,作为一门关注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学科,对于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起着关键作用。近代中国考古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国外考古学家如瑞典的安特生和斯文·赫定率先在中国进行考古调查,开启了中国考古学的先河。后来裴文中、李济、贾兰坡、夏鼐、苏秉琦、严文明等老一辈考古学大家,为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然而,考古学对于大众而言的意义依然是不够明晰的。尽管中国近百年来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飞速发展,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但与政治和经济的腾飞相比,文化的崛起相对滞后。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考古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其对内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更在于构建国家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这不仅是对过去百年考古学发展的总结,更是对考古学未来的明确指引。未来的考古工作需要更多关注未知领域,揭示中国历史及史前文明中存在的空白。建设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意味着要深化理论探索,加强对中国文明特色的认定,并通过考古实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借助考古成果,向全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对于国际社会形成对中国的积极认知,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进行这样的考古事业需要的是无数文博人的辛勤付出。每一位在各自地域默默耕耘的文博工作者,作为历史文明和地方历史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弘扬者,都是考古拼图事业的一分子。尽管这份力量可能看似微小,但它终将汇入汪洋大海,为描绘出越来越完整、越来越清晰的中华文明的样貌添砖加瓦。本书的意义正是在考古事业中扮演着一张拼图的角色,通过对平凉史前文明的探索,为中国考古事业贡献了一份微薄但重要的力量。如同一滴水,融入考古学的汪洋,为揭示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充实中国话语的深厚底蕴、筑牢文化自信自强的思想根基增添了一道独特的光芒。

四、结语:古老珍珠丰富文明之链

  《远古回声——平凉史前遗址及文化》为我们呈现了平凉这片古老土地跨越万年的绚烂画卷。刘玉林先生持续半生的探索、大时间跨度的研究和对考古发现的多维解读使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叙述史前文明的著作,更是一次对中华文明根源的着意探寻。书中展现的平凉古代社会的多重面貌,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从古老的头骨化石到新石器时代的建筑技术,每一个细节都如同一颗珍珠,串联成一条古老而丰富的文明之链。通过对古老土地的深情凝视,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些被岁月深埋的回声,作为一滴滴微光,照亮了中华文明的来路。期待着更多的基层文博工作者,像刘玉林先生一样,立足自身平凡的岗位,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中国的文博事业添砖加瓦,继续书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