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时评

同题共答,解好“躺平”这道社会课题

2024-12-30 17:23 来源:中国甘肃网

  日前,董明珠在一档栏目里谈及年轻人“躺平”时表示,这不怪年轻人,教育、家庭、社会都应该检讨,现在对孩子太溺爱了。诚如其言,“躺平”表现在个别年轻人,本质上是一道严肃的社会课题。固然,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但“躺平”背后的情感逻辑与现实无奈,同样应该被看见、被发现,替年轻人把脉问诊、指出病源,才能精准治“躺”、激发活力,让年轻人自觉远离“躺平”心态,焕发进取奋斗、锐意拼搏的精气神。

  “躺平”有主观意识的滑坡,也有客观“内卷”式竞争的掣肘。现实不容否定,绝大多数年轻人初出茅庐、充满干劲,对未来和人生有着“丰满的理想”,只不过面对“骨干的现实”碰壁,陷入诸如“内卷”式竞争的漩涡而不能自拔,诸如996加班文化、中看无用创新、纷繁杂芜形式主义等等,“掏空”了年轻人的精力与时间,让其“累点低”、滋生无力感。所见,“躺平”这座雪山崩塌,教育、家庭、社会、职场、用人单位等每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

  社会澎湃前行,时代脉动活力,个人与社会同频共振,才能绽放魅力风采。生逢伟大时代,每个人都能通过勤勉劳动过上有美好幸福的生活。努力拼搏的路上,每一滴汗水都会算数,让自己的人生释放“丁达尔”效应,闪出耀眼的光芒,见证奋斗者、拼搏者、进取者的勇毅顽强。要知道,真正的英雄主义,从来不是面对现实的气馁者,而是直面困境逆流而上、依旧拥抱生命的强行派。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年轻人当自觉奋起,撕掉“躺平”标签,与其等风来,不如迎风去,发出微光就能寻觅前行之路。

  当然,让每个人都能以拼搏立身、靠实干打榜,在代际跃升中加速流动,完善社会分配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合理机制体系,维护劳动者与打工人的合法权益等等,同样不容忽视。故此,“躺平”这道社会必答题,需要全社会“同题共答”、联动领题、给出方案。从教育循循善诱、灌输积极向上能量,到家庭家风家教潜移默化、激励年轻人昂扬向前,再到社会释放善意与温暖、让青年打拼的样子被尊重与谅解。如此,上下一心、集体发力,营造拼搏者胜、努力者赢、点赞进取的良好社会氛围。

  有句古早网语值得重提,“纵然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依然如初恋”。不灭的情怀、不弃的意志、不退的品格,才是年轻人应有的姿态与模样。没有那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也没有那一代人是顺风顺水的,尤其在开顶风船、走上坡路的时代中国,每个人唯有弓着背、扛压力、卯足劲,才能继续跋山涉水、攀登峡谷,攻娄山关、过腊子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并不是讴歌苦难,而是在困难面前激荡勇气与豪迈,打破“躺平”思维束缚,冲出一片人生新天,毕竟没有谁的青春可以重复再来,莫空留余恨、白了少年头。(段官敬)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