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以高校创新之“智”孕育产业发展之“新”
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答好新质生产力“必答题”。12月26日,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南京举行。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改革任务,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断彰显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历史担当与坚定决心。聚焦高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在“新”“质”上下功夫,加快以高校科技之“新”孕育产业之新、以高校人才之“智”提升产业之质,为新质生产力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上交“高校答卷”。
科技供给与创新需求精准衔接,诠释产教研深度融合效应。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校企双向奔赴为最大效率、以师生携手共创为最大特色、以政产学研金协同为最大保障的独特经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优势。聚焦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纽带,链接政、产、学、研、金等各方资源,搭建产教研深度融合的桥梁纽带,促进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金融链有效融合,擦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金字招牌”,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新的更大智慧和效能。
人不激不奋,水不激不跃。良好的激励机制、完善的评价体系等,是确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不断涌现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树牢需求与问题相统一的工作导向,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网络体系,有机融合政府政策要素、高校知识要素、创业创新要素、资金资本要素,利用发挥好国内统一大市场,赋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打破唯学历、唯资质、唯帽子等观念,匡正“以实际论英雄”的评价标尺,更好支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让更多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竞相绽放。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人才是第一要素、第一资源,让“智”慧之花茁壮成才,发挥高校培育人才“蓄水池”效应,为产业发展向“新”而行,打造万马奔腾、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格局。树牢人才引领发展思维,大力培育政治坚定、专业精湛、刻苦钻研、忘我付出的高校科研人才队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以正确家国观、民族观、科学观、创新观滋养高校人才精神信仰,矢志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砥砺前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高校创新离不开知识深耕、科技探索,离不开绿色、生态、清风、健康的学术环境。让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激荡智慧火花与创新精神,加强科技供给与创新需求系统集成,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新人才队伍,为新质生产力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段官敬)
- 2024-12-31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2024-12-31【甘快说】到西部去,渴望即刻启程!
- 2024-12-31推动高校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 2024-12-31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走深走实
![](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770.png)
![西北角](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xibeijiao2.png)
![中国甘肃网微信](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weixin2.png)
![中国甘肃网微博](http://www.gscn.com.cn/home/2019/images/icon-erweima-weibo.png)
![微博甘肃](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weibogansu2.png)
![学习强国](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xuexiqiangguo2.png)
![今日头条号](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jinritoutiao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