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省内游

甘肃3个案例入选教育部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名单

2025-02-10 17:15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2月10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沈文刚)近日,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正式发布,甘肃省3个案例入选。

  自2024年9月中旬以来,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指导和支持下,面向全国各地和中小学校征集基础教育创新案例2089个,经过严格、审慎的专家评审,共遴选出十大类别、每个类别各10个,共计100个基础教育创新案例。

  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大科学教育”格局助力科学教育试验区创建

  西部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科学教育?武威市凉州区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近年来探索构建“大科学教育”格局,整合各方资源,协同发力,整体提升全区科学教育水平。

  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农村特岗教师招聘等形式充实科学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积极与高校院所、科协、企业、医院等单位对接,组建科学教育专家团队,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和科学辅导员。同时,建立中小学科学教育名师工作室,促进科学教育教师专业提升,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科学教师专题培训活动。

  发挥学校科学教育主阵地作用。一方面,在学科教学中重视实验课教学,将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范畴,遴选实验教学精品课,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注重社团活动和科创竞赛,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的必备项目,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同时,构建分层分类的科学类课程群,开好必修课和选修课。

  突出区域特色开展科学教育。一方面,围绕凉州区山、川、沙各占三分之一的独特地域特点,不同区域学校开展不同的校外探究性学习。南部沿山区学校学生走进南部山区碳汇林基地,开展“我在南山有棵树”志愿植树活动;中部沿川区学校学生走进科技农业示范区近距离领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魅力;北部沿沙区学校学生走进腾格里沙漠治沙现场,感悟科技让“无人区”变成“淘金地”的巨大转折。另一方面,凉州区还拥有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区各类学校都将探究了解古凉州璀璨的科技文明发展史作为选修课程,开展各类主题研学活动。

  兰州实验小学:以“课程奠基未来”为出发点推动教学改革 

  兰州实验小学秉承“让每位师生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以“课程奠基未来”为出发点,构建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着力推进高效课堂改革,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加强校本教研,优化教研体系。组建核心教研团队,明确四项任务,包括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先行实践,研究提升;面向全校教师讲解示范、推广改革;督导评价、强化落实。系统设计活动内容,围绕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惑,有计划、有体系地开展;让读书分享为集体教研增值赋能。搭建展示交流平台,聚焦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实践研究,挖掘骨干教师潜力,在校内外展示交流,引领示范。

  推动课堂变革,提升教学质量。严守课堂主阵地,开展“向常态化课堂要质量”专项行动,核心团队成员采取“一听二看三查四评”的形式,自主随机深入课堂一线听课。明确课堂变革方向,提出课堂教学活动化。强化数智赋能,全面运用智能研修教研平台,智能分析课堂教学效果;鼓励教师运用数字技术拓展教学时空,精准开展教、学、评、研等方面的实践路径探究。

  优化评价方式,增强改革动力。优化评价制度,修订学校绩效量化分配制度,激发教师潜力;修订学生成长报告手册,更加聚焦核心素养。提升评价能力,组织专业团队赴外省学习,向国内专家请教,研究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完善评价方案,目前学校各个学科已初步提出本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案。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智慧课堂“1235”模式孕育学校教学新生态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推行的智慧课堂“1235”模式,利用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智学网等平台,以人工智能助力师生减负,实现因材施教和立德树人的深度融合。

  坚持一个理念。所有课堂教学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两方面相结合。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流程及心理进行因势利导。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知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坚持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相融合。课前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向学生推送预习资源,课中教师集中讲解问题,通过针对性测评强化巩固,学生可利用学习平板录制教师讲解,课后学生巩固复习,教师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差异化作业推送;坚持实施智慧课堂“五化”。利用“云—网—端”技术记录分析学生数据实现教育教学精准化,重构学习空间与流程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搭建随时随地交流的泛在学习环境实现互动交流立体化,通过数据还原教学过程实现过程评价数据化,采集各环节教情、学情数据生成阶段性报告实现家校协同管理一体化。

  在模式探索中,为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缺失、较难精准掌握学情数据、教与学缺少针对性、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学校一方面加强硬件保障,用技术赋能教育,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不断深化融合;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师生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供共享资源平台,举办多项智慧课堂赛教活动,借助智慧课堂创新教研,不断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教学管理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育人质量提升路径不断加固拓宽,学校教育生态更加关注素养、因材施教、减负增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