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探寻汉代简牍中的长城印记(上新了)
原标题:探寻汉代简牍中的长城印记(上新了)

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
甘肃简牍博物馆新推出的特展“塞防千里固家国——简牍中的长城岁月印记展”,利用甘肃出土的219件(组)简牍等文物、100余幅图片,充分展示汉塞防御设施体系的方方面面。
展览通过“开拓”“戍防”“融通”“赓续”4个单元,用“简牍实证+文物解谜+科技再现”三重维度,带领观众感受和体验简牍里的中华文明。其中,1974年8月出土于居延都尉甲渠候官(俗称“破城子”)遗址的3件简牍对研究汉代边塞地区的烽火防御系统具有重要价值。
《相利善弊剑册》(见图)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内,共6简,约210字,规整隶书,墨色如新。该简提出了古人辨识宝剑的一些方法和标准,对研究汉代的金属冶炼和兵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塞上烽火品约》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16号房址内,共17枚,610余字,记录了根据不同情况发出不同报警信号的规定。如此完整系统地记录烽火品使用的规定,尚属第一次发现。
《候史广德坐罪行罚檄》用一根树枝做成,形制特别,俨然一根棍子。简牍正面写檄文标题,背面写候史广德坐罪行罚的具体事由。檄文完整具体,对研究居延防线各部隧的防御设施及边防吏卒的管理具有重要价值。(朱建军 马玉芸)
- 2025-02-24南佐遗址水稻遗存从何而来?研究称黄土高原五千年前气候适合种植
- 2025-02-21【小陇画报·348期】张掖平山湖大峡谷:红色崖壁下的自然奇观
- 2025-02-21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入选2024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 2025-02-21【甘快看】黄河上游发现规模最大马家窑文化聚落遗址——或为中国(长)方形“城池”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