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沙僧住的“流沙河”到底在哪?
原标题:地理那些事
《西游记》里沙僧住的“流沙河”到底在哪?
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小伙伴们都很熟悉吧,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去西天取经,书中有不少与西北有关的地理历史描述,这些描述是不是纯属虚构呢?不尽然,唐僧跋涉的山山水水,人们还是能在现实中觅得它的影子。流沙河便是一例。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有这样的描写:唐僧师徒三人行过黄风岭,来到一片平阳之地,只见一道大水狂澜,浑波涌浪,师徒们惊叹不已。但见岸上有一块石碑,上有三个篆字,乃“流沙河”,腹上有小小四行真字:“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是小说中对流沙河的描写,众所周知,《西游记》可不是吴承恩凭空虚构的,他以唐代玄奘法师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艺术化的加工最终写定的。在西北有关典籍中,确实有关于“流沙河”的记载。
浩浩茫茫八百里“流沙河”在何处?
许多学者认为,唐僧收沙僧的“流沙河”应是张掖的“大沙河”或新疆的开都河。唐僧西天取经往返都经过张掖,在张掖也确实留下了许多和“西游记”有关的遗迹和历史文化。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在临泽境内的黑河岸边的确曾有一块石碑,上书“弱水三千里,自古无人烟”。在黑河东岸,早年也有块石碑,上刻“通天河”三个大字,下有两行小字,右为“径过八百里”,左为“亘古少人行”。这些文物记载说明张掖“流沙河”古已有之,且这些文物记载中“流沙河”的情形与小说《西游记》中描写的颇为相似。
那么古代碑文中记载的张掖“流沙河”究竟指哪条河流呢?它就是张掖市临泽县的大沙河,古称哱罗河,又名梨园河,大沙河是梨园河出山入川后的别称。这条河源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锅盖沟,自孤山子入临泽县境。由于上游河道曲折,水流湍急,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入川后因河道平坦,大量的泥沙开始沉积,因此称为“流沙河”,简称沙河。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公元630年唐僧取经路过开都河,因水大草深,遍地是毒蛇无法通行,这条河据称就是《西游记》中的流沙河。开都河位于今天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部焉耆回族自治县,唐朝时属于古国焉耆。此河发源于天山中部,汇入博斯腾湖。而在流沙河兴风作浪的沙僧据书中描述,是个红头发的妖怪,红发蓬松,这恰是西方人的发色特征,从这点上看,新疆焉耆的开都河是《西游记》中的流沙河也有可能。
文/广雅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