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政策法规

科技赋能筑牢监督防线

2025-02-06 09:4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新形势下,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纪检监察全流程、各环节工作中,用科技的力量提升监督实效,正在逐步成为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深化国资央企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

  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煤业)作为中国华电煤炭板块专业公司,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工作总体布局,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与监督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重点领域智能监督平台,深入挖掘问题线索,精准有力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

  提高思想认识,加快推进智能化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打好国资央企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要着眼于整体架构与运营特点,从宏观层面完善反腐败斗争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涵盖企业治理结构、权力运行、业务流程、人员管理等全方位的制度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严密有效的长效机制。从实践来看,国资央企腐败案件往往隐藏于企业经营之中,呈现点多、面广、链长等特点,且出现了形形色色“靠企吃企”问题和翻新升级的腐败手段。科技赋能有助于实时监测海量数据、精准捕捉异常,适应发展需求。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智能化监督在国有企业反腐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力量汇聚,加快科技赋能与主责主业深入融合,形成职责明确、信息沟通、相互配合、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

  立足有效管用,打好监督组合拳。结合自身行业特点,深入分析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表现形式、产生根源及演变规律,以腐败问题线索和业务管理为突破口,结合监督检查情况与制度执行短板,运用科技手段搭建智能监督平台,推动实现业务流程智能监管。一方面,积极探索实施以“智能预警模型”作为支撑的工作策略,通过借助先进的算法与模型构建,对关键指标和业务流程进行实时监测与动态评估,一旦发现异常或潜在问题即刻触发预警信号,以便相关部门能够迅速响应、提前介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置,将风险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障监督工作的前瞻性、精准性与高效性。积极探索数据融合路径,将问题整改监督系统发现的问题转化为智能平台风险点,充实廉洁风险防控“数据源”。另一方面,着重强化内部协同机制,明确各部门在智能化监督中的职责与分工,确保财务、销售、运输等各环节数据能够及时准确汇集至智能监督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联动监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专业培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掌握程度,熟练运用智能平台开展深度数据分析,精准发现异常交易、隐蔽利益输送等腐败迹象,高效处置相关问题,全方位、多层次、智能化筑牢防线。

  加强推广应用,提升监督工作质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智能化监督平台,要建好更要用好。在实施全周期监督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监督部门先行、重点领域突破、公司系统全面铺开等工作机制,着力打造系统全面、层次分明的监督体系。要加强对智能化监督系统的开发建设,加强数据采集、分析研判、实时预警、跟踪监督等,加快不同监督平台之间数据融合交汇,促进信息互通、平台共用、资源共享。要进一步拓展智能监督平台的应用范围,将巡察整改销号工作内嵌入系统。在巡察整改过程中,借助平台数据监测与分析功能,对整改事项进行全程跟踪,精准掌握整改落实进度及效果,及时反馈形成工作闭环。对各类整改事项,严格按照设定标准进行数据核验,确保整改成效真实可靠。

  (董海秀 作者系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