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文化

束之高阁 | 有用的东西,一定要放在“手头”

2025-02-07 17:38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清风典故日历2-7.jpg

  【说古道今】

  庾翼,字稚恭,东晋三朝元老庾亮的弟弟。庾亮死后,代替其兄镇守武昌,任荆州刺史,军政严明,多有建树。《晋书·庾翼传》:“(翼)风仪秀伟,少有经纶大略。京兆杜乂、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庾翼面目清秀,体格魁梧,年轻的时候就满腹经纶,眼光长远。京兆的杜乂、陈郡的殷浩两个人才学和名望冠盖当世,但庾翼却不看重他们,经常对人说:“这一类人应该放在一边,等天下太平之后,再考虑怎么任用他们。”

  东晋时期,有两个很有名的人。一个叫杜乂,是西晋名臣杜预的孙子,容貌俊美,性情柔和,大书法家王羲之称其“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世说新语·容止》)一个叫殷浩,酷爱《老子》《易经》,著名清谈家,为风流辩士所推崇,桓温曾说他:“有德有言,向使做令仆,足以仪刑百揆。”(《世说新语·赏誉》)说他有德行有口才,假如让他做尚书令或仆射,完全可以成为百官的模范。但庾翼却认为他们应该被“束之高阁”。

  “束之高阁”的字面意思是,用绳子捆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比喻置之不理或弃之不用。苏轼《赠治易僧智周》诗说:“寒窗孤坐冻生瓶,尚把遗编照露萤。阁束九师新得妙,梦吞三画旧通灵。”“阁束”即是对“束之高阁”的化用,现在多引申为学而不能用,或政策得不到落实,或理论不能运用于实践。

  学习固然重要,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就毫无价值;一项好政策固然重要,如果得不到落实就等于零;科学理论固然重要,如果不能用来指导实践就失去了意义。同样,科研成果出于实验室,但不应终结于实验室;学术论文发表于学术刊物,但不能终结于学术刊物;调研报告体现为书面材料,但不该终结于书面材料。无用的东西,可以放在“闲处”,以防碍手碍脚;有用的东西,一定要放在“手头”,以备随时使用。

  (尚之)

  【草木清芬】

7-02.jpg

7-01.jpg

  名称:棣棠 

  分布:陇南、天水、甘南

  简介:棣棠,落叶灌木。花期4-6月,果期6-8月。花入药,具有化痰止咳、利湿消肿、解毒的功效。枝密丛生,花繁,与叶同放,花叶艳丽夺目,是现代园林绿化中不可多得的好材料,适于栽植成绿篱、花篱或配置于林下,丛植于草坪、角隅、路边、林缘、假山旁等。花可做切花和插瓶观赏。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