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廉语 | 清心直道做精钢

这首诗的作者就是百姓心中的“包青天”包拯。其实,包拯不仅仅在民间文学、传统戏曲中是正义的化身、廉洁的榜样,在历史上同样是政绩和私德令人仰之弥高的丰碑。
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包拯调任广东端州做知州,是当地的“一把手”、“父母官”。包拯有“洁癖”,不贪不占,洁身自好,多次拒绝下属奉送的名贵端砚等财物。当时有个陈规陋习,就是地方政府每年要向朝廷进贡定额的当地土特产品。端州出产的端砚,是钦定的贡品。历任端州地方官趁进贡之机,向下属官吏和民间额外索取数十倍的贡品以中饱私囊。包拯为了刹住这股歪风,严格按照朝廷规定的端砚数目征收,自己私下“不持一砚”。为了表明志向,他在办公室墙上(郡斋壁)写下开头那首诗,大意是:
清心寡欲是一个人修养的根本,正直的品性是真正为自身长久的考虑。就像茂盛的树干终会成为栋梁之材,品质优良的钢铁不愿意弯曲做成鱼钩。那些老鼠麻雀钻到堆满粮食的粮仓中就会高兴地忘乎所以,但是一旦草吃尽狐兔们就要发愁难受了。在这方面,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教训,我们都不要做出使后人蒙羞的事情吧!
这里的鼠雀狐兔,都是指贪官污吏和宵小之徒,秀干、精钢用来比喻正直高洁的人,鱼钩指那些容易变节失身的小人。可以说这首诗写得义正辞严,字里行间映照出一个心怀坦荡、正直不阿的君子形象。读此诗,让人肃然起敬。
包拯后来做过监察御史、知谏院院长,也做过京城开封府的知府。在这些重要岗位上,他始终忠诚履行岗位职责,肃贪除弊、清廉自守,最终成为百姓心目中受人崇敬的“包青天”,成为清官的化身,成为廉吏的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起。主要领导干部也就是一把手,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了,把自身管好了,很多事就好办多了。”这些话正是对廉介克己最好的诠释。诗以赞之:
万古高标在不贪,遂教黎庶仰如天。
精钢岂作弯钩事,锻造铡刀斩蠹奸。
(廖海洋)
- 2025-02-10诗说廉语 | 中枢惠政到边氓
- 2025-02-10泾渭分明 | 努力做一个有态度的人
- 2025-02-08它山之石 | 到外面走一走转一转,听一听看一看
- 2025-02-07束之高阁 | 有用的东西,一定要放在“手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