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笔 书写新土特产大文章
记者 张云文 梁仲鸿 李昊
工人们正在加工羊肚菌营养袋
成县自古东扼汉中、南下巴蜀,水陆交通发达,环境优美、物阜民丰,人文深厚。留下了天下第一隶书的《西狭颂》和诗圣杜甫的足迹。岁月荏苒,沧海桑田。近年来,省科协积极实施基层科普计划,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基层科协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聚集“三农”,服务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这个地处秦岭余脉成徽盆地的千年古县在科技加持下,依托自身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有味道的“山海情”
在洛河之畔的陇南开发区成县园区坐落着陇南利和萃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陇南利和”),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工厂,展现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这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东西部协作的成果,演绎了现实版的“山海情”。这家企业也是省、市、县各级科协组织联系和服务的重点企业。
地处长江流域的陇南,光热水资源丰富,自古就是优质“大红袍”花椒的故乡。大红袍花椒因其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香味浓郁、麻味醇厚、药效成分多、精油含量高而享誉天下。在很长一段时间陇南大红袍干、鲜花椒被作为单一农产品销售,较低的附加值让农户收益受限。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从2016年起海滨城市青岛就与秦岭山中的陇南跨越山海,在东西部协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花椒被称为中国味道的脊梁,很快陇南市以大红袍为代表的特色主导农产品进入了利和味道(青岛)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利和”)的视野。这是一家以产品为中心的产业链级别的食品科技公司,也是国内领先的集超大型超临界萃取设备研发、制造,中餐标准化全产业链发展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构建了以“味道为核心”的食品产业链,在青岛、陇南、库尔勒等地分别建立了味道萃取、复合调味品、调理食品等多家生产工厂。在青岛、上海、成都设有研发中心,拥有了基础研究、配方研发与工业转化的一体化研发能力,在全国布局了可以直接覆盖食品工业、餐饮渠道、线下零售、线上零售等完善的销售体系。
2018年,青岛利和完成对陇南花椒原产地的深度考察,2019年3月,陇南利和项目开建。成为青岛市与陇南市首个签约、首个建成投产的东西协作重点项目,也是甘肃省和青岛市的重点产业项目。陇南利和占地100亩,总投资3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超临界萃取基地。一期工程41亩,于2020年建成投产,实现了资本、技术、渠道和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的“联姻”。陇南利和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与外部多家知名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战略合作,其中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战略合作推动花椒麻味标准化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落地应用,同时起草发布了生姜提取物、花椒提取物等十项团体标准。
“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设备和技术,是目前国内公认的安全绿色的萃取技术。主要萃取陇南本地花椒等特色农产品的精华,在单一味道、复合调味品、大健康领域形成行业级产品应用,提升农产品产业附加值与市场应用空间,助力建构陇南乡村振兴新经济。”陇南利和负责人隋怡蔓介绍。这个年轻负责人是刚从青岛利和调入陇南利和的。目前,产品供应双汇、海底捞等头部企业。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陇南利和萃取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甘肃省花椒产业链链主企业。在产品展厅里,“深化东西部协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几个大字赫然入目。下边缀着“商业共益 产业为根”几个小字。陇南利和萃取由来和发展历程也在这里以图文的方式醒目呈现。鲜萃椒油、花椒芽酱、花椒粉等系列产品琳琅满目。“目前,我们年处理花椒、当归等特色农产品数千吨,通过萃取可实现味道的数据化和标准化。今年1月到11月底产值1.5亿元。二期投产后可处理万吨农产品原材料。”隋怡蔓说。
陇南利和作为下游深加工企业,还开拓出了“龙头企业+产地合作社+精深加工+新应用”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了“产地直销+订单式种植+产业链协同”三位一体的集群式发展,推动陇南地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数万农户增收,也将陇南特色麻香通过味觉标准化推向世界。
地方特产在市场“特”起来
成县是中国“核桃之乡”。核桃种植面积有51万多亩、1100万株,遍布于房前屋后以及山间田野。成县核桃以其皮薄、易剥、个头大、饱满而著称,独特的香醇气息备受消费者青睐。2023年,全县核桃坚果产量4.16万吨,产值5.22亿元。成县核桃产业起步较早,已成为种植规模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优势特色产业。然而,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传统的核桃产品已经难以完全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2022年被省科协认定为科普示范基地的甘肃鑫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后称“甘肃鑫园”)采取了创新加工的策略,成功将普通核桃转变为多样化的高端休闲食品。在其先进的加工车间,记者目睹了核桃的嬗变过程,通过设备去除包裹核桃仁那层略带苦味的细皮,研发出包括原味、麻辣味和芝麻味等多种风味的琥珀核桃。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消费者剥壳的烦恼,提高了消费的便利性,还极大地丰富了核桃的风味。
“我们每年从农户、合作社、公司收购大量核桃,最大限度延长产业链,核桃系列产品年产值在400万元左右。”90后的李一民是这家企业的销售经理,他口齿伶俐,对企业情况也了如指掌。
早在2012年,甘肃鑫园就以成县鑫园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生产经营,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种子繁育及核桃、香菇、木耳的加工购销。2015年,甘肃鑫园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拓展市场,又注册成立了集中药材良种繁育、产业化种植、中药材初级加工、农产品深加工、药食同源系列产品开发及农业科技服务、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甘肃鑫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其实,对于成县鑫园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人们并不陌生。这家合作社每年都以现金的方式为种植户分红,热闹的场景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合作社通过现金、土地、劳动力、技术、生产经营等多种形式入股,盘活了土地资源,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将初加工生产基地延伸至村组一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多年发展,已建成产业联合基地4处,带动农户9000多户;带动周边5个县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5.8万多亩。被认定为科普示范基地以后,累计培训药农1万多人(次),培养当地农民技术员800余人,累计提供临时就业岗位6700余人(次),其中老人和妇女4600余人(次)。
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与公司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司负责对接销售市场,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确保生产环节的市场导向。公司收购保障了合作社成员的产品销售,而合作社则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这一双向保障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2023年经营收入3300多万元,为社员、农户分红197.98万元,9年来累计分红1420多万元。
生产车间里,几个女工娴熟地在生产线上包装琥珀核桃、木耳、香菇等农产品,这几个女工都来自附近村子。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产业链不断延长,产业的转型为农村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使得原本从事简单农业生产的剩余劳动力,转型为具备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和销售人员。目前,有46人服务于公司,从事管理、生产、销售等工作。
除了核桃,企业还研发药食同源系列产品。像俗称“小人参”的桔梗,具有宣肺、润肺、清痰、止咳,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中医养生认识的加深,桔梗药食同源的属性,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甘肃鑫园将其加工为开袋即食的养生小菜,使其更易于被消费者接受。此外,甘肃鑫园还推出蒲公英茶饮等多样化的产品,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目前,我们拥有6条生产线,涵盖4大类、50多款农特产品。桔梗现在的价格单斤在2.5元左右,我们加工成180克的桔梗菜,就可以销售到15~18元,这个附加值是相当可观的。”李一民介绍。
在科技的加持下,陇南的特产实现了质的飞跃,远销省内外市场,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把“山珍”羊肚菌请进大棚
羊肚菌是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一直被欧美等国家作为人体营养的高级补品。羊肚菌多生长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腐殖质层上,被视为“山珍”。近年来,这种“山珍”却被成县人请进了大棚,开创了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成县食用菌协会成立于2012年,从早期的平菇种植拓展到香菇、羊肚菌、木耳等七八个品种的种植推广,是甘肃省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的成员单位。2023年申报获批“甘肃成县食用菌科技小院”,同年被选树为甘肃省“百强农技协”。2024年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协会在各级科协组织的支持下,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协会现有会员122人,协会也和陇南师范学院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关系,聘请8名专家顾问作为技术支撑。设有菌资服务部、技术培训部、菌种研究制作室、菌袋制作车间、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以“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运作。协会共创建基地5处,带动种植大户400多户,栽培食、药用菌种10个,袋料栽培600多万袋,食(药)用菌、珍稀菌栽培面积10万多平方米。组织协会技术人员先后在天水、甘南、陕西华阴、西藏林芝和本市各县进行食、药用菌技术指导,提供良种,辐射带动了3省、5市、17县的食用菌种植发展,成为陇南市食用菌协会的排头兵。
“每年12月上旬开始种植,生长一个冬季,来年3月开始出菇,清明前后开始采收,菌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20℃……”在城关镇幸福村寺沟,成县食用菌协会负责人于连泽操着一口浓重的陇南话,给记者一板一眼地科普羊肚菌的知识。于连泽毕业于陇南农业学校(后并入陇南师范学院),是科班出身的农业技术员,其在农业专业方面有扎实基础,具备了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
羊肚菌一般冬季种植,春季采收,采收时节刚好与农忙时节错开,既能提升土壤肥力,又能让“冬闲田”变成“增收田”。成县从2016年开始发展羊肚菌,由成县食用菌协会牵头从西南科技大学和四川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引进了第一批种子,但由于水土不服,表现差强人意,后来于连泽等技术人员开始尝试用陇南当地野生羊肚菌,通过母种组织分离技术选育出符合当地气候的新品种。
在一处空地上,几名工人围着一台机器加工羊肚菌营养袋。羊肚菌比较娇贵,播种10~20天,需要在上面摆一层营养袋,从外部提供养分。“今年,我们推广的羊肚菌菌种覆盖面积已达500多亩,主要分布在成县、康县、徽县、礼县等地。我们在推广过程中,注重科学种植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通过培训和示范,确保农民能够顺利开展食用菌的种植工作。”于连泽说。“基地的这20多个大棚,主要用于品种试验,羊肚菌不能重茬,每年都得换棚,今年我们扩大了种植规模,在礼县石桥镇又流转了60多个大棚种植羊肚菌。为确保种植的成功,协会技术员在新棚中常驻,提供专业化的管理,负责从地块的选择、土壤的处理到田间的管护,直至采摘结束的全过程。”近3年来,成县食用菌协会编印技术资料1万余份,培训菇农3000多人(次),技术咨询6000多人,入户、进棚、实地指导1000多人(次)。
目前,干菇每公斤能卖六七百元,成县每年约有300多吨干、鲜羊肚菌销往广东、四川等地。羊肚菌的种植不仅提升了成县的农业经济水平,也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模式,成县食用菌协会正在引领地区农业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从“坐月子”开始的乌鸡产业
野马河原是成县沙坝镇杨坝村一条籍籍无名的小河,因“全国自强模范”、成县籍作家刘水的“野马河系列”作品而被世人所知。如今,这里的村民在野马河畔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
穿过一座小桥,迎面便是“科技小院”几个大字,这里便是成县乌鸡科技小院。该小院依托沙坝镇杨坝村野马河乌鸡养殖协会,由甘肃省科协、甘肃省农技协联合会、陇南师专农林技术学院等6个单位联合创建。主要从事发展乌鸡繁育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培训等方面活动,促进当地乌鸡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乌鸡被称为“禽中明珠”。其丰富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使其成为冬季滋补的佳品,特别适合身体虚弱的人群食用。正因如此,乌鸡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在杨坝村,乌鸡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成为了一个带动村民致富的特色产业。杨坝村将乌鸡作为特色产业来发展还得从2014年之前说起。杨坝村野马河乌鸡养殖协会负责人王凡红向记者介绍了精彩的创业史。和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王凡红也曾是进城劳务大军中的一员。然而,成家生子后,她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留守妇女。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那是她在“坐月子”期间,一位亲戚带着乌鸡来看望她。闲聊中,她了解到乌鸡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对产后妇女的滋补作用。亲戚告诉她,乌鸡不仅能够帮助产后妇女补充营养、补血,还能促进乳汁分泌,加速身体恢复。这个信息让王凡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开始思考,为什么不将乌鸡养殖发展成一项事业呢?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改善家庭收入。说干就干,王凡红从零开始了她的乌鸡创业之路。2010年,她成立了成县喜洋洋种养专业合作社,为了保证乌鸡的品质,她引进优质鸡苗,学习科学养殖技术,并不断探索如何提高乌鸡的产量和质量。创业初期并不容易,资金短缺、技术不足、市场开拓困难等问题接踵而至。但凭借着一股韧劲和对事业的热爱,王凡红克服了重重困难,养殖事业渐渐有了起色,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她将“野马河”注册成了合作社的商标,“野马河”这个名字还传递了一种原生态的乡村美学,直击人心,让“生态健康”和“高品质”的理念脱颖而出。
她与相关专家合作,对乌鸡品种优化、养殖方式进行改进,并重视食品安全和质量检测,确保每一只乌鸡都能符合“野马河”的标准。为了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共同致富,她于2014年牵头成立了成县沙坝镇杨坝村野马河乌鸡养殖协会。协会不仅帮助村民解决了技术难题,还为大家提供了销售渠道,真正让乌鸡成为了杨坝村的“致富鸡”。如今,杨坝村的乌鸡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为村民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村里的农户们纷纷加入乌鸡养殖的队伍,依托合作社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协会负责人,她深知科技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该协会会员实施了中国科协2019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创建了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甘肃成县乌鸡科技小院。
“我们喜洋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乌鸡存栏5000只,年出栏成品鸡1.2万只左右,乌鸡蛋3吨多,种苗3万多只,去年产值80多万元。科技小院建成后,协会与陇南师范学院签订了校企联合协议,并将科技小院确定为教学科研与学生就业实践基地。除了肉和蛋的生产,科技小院正在研发乌骨鸡油茶、乌鸡粉等衍生产品。”王凡红说。
文人笔下浪漫的野马河畔,科技带农、惠农、兴农的真实故事方兴未艾,高潮迭起。
从花椒的萃取到核桃的嬗变,从羊肚菌下山到乌骨鸡入成。科技让成县的特产更加“特别”,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更串联起了生产者、消费者和现代化市场的每一环。科技与特产的结合,就像智慧与自然的完美邂逅,共同谱写了一曲产业振兴的新乐章。
- 2024-12-23陇中土特产的华丽蝶变
- 2024-12-19张世珍调研天水市科协重点工作
- 2024-12-18北京大学与甘肃携手共建极端环境教学基地
- 2024-12-18“礼赞新时代 致敬科技人”书画交流活动在兰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