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空调房”蒜黄长得欢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寨里镇水北西村迎来了今年的初雪。村庄银装素裹,大地一片洁白。然而,在大棚里却是另一番繁忙的暖意场景。嫩黄色的蒜黄整齐排列,叶片金黄,茎部嫩白,远远看去,宛如金色的浪花翻涌。村民们正忙着收割,“看看我们村的蒜黄,黄的像金条,白的像银条!”村民蔺增昌一边举起刚刚割下的蒜黄,一边自豪地对笔者说。
“水北西村有着30多年的蒜黄种植历史,现在村里有1000个蒜黄大棚,每年生产超过2万吨,年收入1000万元,蒜黄已经成为我们村响当当的特色品牌。”村党支部书记景加国介绍。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村里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如今,让蒜黄住进了“空调房”。
“不同于一般的蒜黄棚,我们村的蒜黄棚外层用水泥浇筑,内部配置了智能控温和控水系统,确保蒜黄始终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蒜黄市场管理员张焕军详细讲解,“通过智能化设备,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等蒜苗长出后再降至15℃~20℃。当温度偏离范围时,系统会自动调节。同时,每天定时喷洒水以保持湿度,确保蒜黄的品质和产量。”
由于蒜黄对温度和光照要求严格,种植季节多集中在秋冬两季,供应量受限。“过去,我们只能靠经验来控制温度,靠人力一遍遍通风,非常辛苦。温度稍微高或低了,蒜黄就长势不好,种植风险变高。”张焕军感慨地说。
现在有了控温设备,蒜黄种植突破了季节限制,实现了四季供应。“23天就能割一茬,一年四季都不间断,供应量更稳定,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张焕军算起经济账,“智能控温后,每个大棚一年能多产几千斤蒜黄,价格好的时候,收入很可观。”
除了技术升级,水北西村在蒜黄种植的选材和工艺上也非常讲究。种植所用的蒜种均为颗粒饱满、不霉变的杂交蒜,而非早熟的四六瓣蒜。种植用水来自深井,水质清洁无污染。每一颗蒜头都经过严格处理,催芽、注水生根、整齐摆放,确保蒜头朝上,注水深度精准到位。
如今,水北西村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蒜黄产业链,从种植到交易一应俱全。2019年,村里建起了蒜黄交易市场,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采购,产品销往德州、徐州、淮安等地,因其品质高深受市场认可。蒜黄产业已成为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自动控温设备的推广,为蒜黄种植提供了科学保障,也激励更多农户扩建大棚,推动规模化生产。”景加国介绍。蒜黄产业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为村民提供了增收渠道。农闲时,村民通过参与摆蒜、收割等工作,就能增加两三万元收入。
“但是,蒜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今年蒜黄市场供应量较以往增加了25%,价格也有所波动。”张焕军介绍。未来,水北西村计划通过进一步提升蒜黄品质,打响水北西村蒜黄的品牌,巩固市场地位。(周丹阳 高翔)
- 2025-01-14揭秘隐藏在“取暖神器”背后的风险
- 2025-01-14当心!这类“取暖神器”很危险
- 2025-01-14打出耕地保护“组合拳”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 2025-01-14张掖甘州:湿地鸟类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