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普甘肃 >> 科普动态 >> 要闻速递

甘肃省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农业现代化

2025-02-14 10:50 来源:甘肃科技报

  近日,我省出台《全省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种业振兴、科技赋能、防灾减灾和产业融合,加速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我省将种业振兴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抓手,深入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推动玉米制种和马铃薯良种生产面积分别稳定在160万亩、45万亩以上。通过推广兰天系列优质小麦、先玉系列耐密玉米、陇薯系列高淀粉马铃薯等良种,力争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实现“向品种要增量”。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成为我省提升单产的关键。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目标为70%以上,丘陵山区农机研发制造推广一体化试点成效显著,26万台套农机完成检修保养,精准调控平台、智能灌溉设备等广泛应用。同时,兰州海关通过对接企业ERP系统、优化高新技术货物通关流程,助力农业装备和农产品出口效率提升,2024年仅集成电路相关进出口额就达25.5亿元,间接赋能农业科技产业链。

  面对气候多变和病虫害风险,我省构建“全链条”防灾减灾体系,完善病虫害防控预案,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覆盖率持续扩大。盐碱地治理方面,新增瓜州、敦煌等5个试点县区,选育耐盐碱作物,探索“以种适地”新路径。2025年,全省高效节水面积预计达1490万亩,新增节水1.6亿立方米,实现生产与生态双赢。

  我省以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推动“甘味”品牌从“树品牌”向“拓市场”转型。2025年目标销售额突破350亿元,出口额增长20%。通过建设牛羊菜药千亿级产业链、马铃薯绿色高产示范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将达65%。跨境电商成为新亮点,中亚市场的农产品物流周期缩短至5天,综合成本降低超20%,沙棘、百合等特色产品通过“农业+文旅+直播”模式走向全球。

  同时,通过“强科技”行动推动产学研融合,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25年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00家,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记者 张云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