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普甘肃 >> 科普动态

我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数据集发布

2025-03-26 10:23 来源:甘肃科技报

  3月21日,在首个“世界冰川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冰冻圈科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数据集,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冰川研究领域迈出了新的重要步伐,成为目前全球唯一完成三次冰川编目的国家。

  冰川数据编目是全球冰川科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国际冰川编目工作自1978年启动,各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入全球冰川分布调查队列。作为我国最早从事冰川研究的科学机构,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于2002年和2014年分别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系统地揭示了20世纪后半叶至本世纪初期我国冰川的变化情况。

  在施雅风院士的带领下,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于1978年启动了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的编制,历时24年,于2002年全面完成。根据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的数据,1960至1980年间中国共有冰川约4.6万条,总面积约5.9万平方千米。随着全球气候的快速变暖,20世纪后半叶中国冰川范围不断萎缩。为解决第一次中国冰川编目难以反映2000年后中国冰川分布状态的问题,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于2007年开始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工作,对中国冰川的最新分布特征开展调查,并于2014年完成并发布了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集,第二次冰川编目结果显示,2008年前后中国共有冰川约4.8万条,总面积约5.2万平方千米。

  基于持续的研究积累和技术发展,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于2023年再次组织科研团队,以2020年为现状年,开展了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的工作,并于2025年3月21日首个“世界冰川日”前夕,完成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根据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截至2020年前后,我国最新冰川面积约为4.6万平方千米,共约6.9万条冰川。然而,与第一次冰川编目相比,从20世纪60年代到2020年,我国冰川面积已整体减少了约26%,以每十年约4.8%的速率萎缩,其中约7000条小冰川完全消失。与第二次冰川编目相比,2008至2020年间,我国冰川面积减少了约6%,萎缩速率增至每十年5.2%,表明最近十余年我国冰川已进入快速退缩阶段。

  第三次编目中,科研团队采用了分辨率更高的新型光学卫星遥感数据,并结合第二次编目的技术经验,大幅提升了编目效率和数据精度。此外,第三次编目将面积小于1万平方米的消亡冰体也纳入统计范围,总数量达到约3万余条,使冰川分布状态得以更加全面、准确地呈现。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的全面完成,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完成三次冰川编目的冰川分布大国。(记者 张云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