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发展规划》评审会在兰召开
4月8日,《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召开。站在全球农业发展格局以及全国农业战略布局的高度,为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发展筑牢坚实的理论根基,明晰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指明了方向。
当天,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喻景权等全国各地在寒旱农业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与实操性进行深入研讨。
“由省农科院牵头编写的《规划》涵盖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关键项目以及实施步骤等核心板块,全面展示了规划的整体架构与发展思路,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到拓展农业产业链,从科技创新应用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全面且系统。在编写过程中,经过多次向省政府汇报,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不断进行修改完善。”省农科院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会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充分肯定了《规划》的重要意义与前期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果。专家一致认为,该《规划》契合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独特优势,对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积极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针对《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专家们提出了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为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在专家评审发言环节,专家们各抒己见,从自身专业视角出发,对规划进行了深入剖析与严谨评审。专家们认为,《规划》必须紧密贴合寒旱地区的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突出地域特色,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以此切实提升《规划》的实操性与可持续性。《规划》团队表示,将认真梳理吸纳专家意见,对《规划》进行进一步优化完善,对其内容进行逐条分析、修改,从细节处着手,提升规划的质量,为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建设提供科学、精准的指引,推动现代寒旱特色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为规划的落地实施提供坚实支撑。
记者了解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寒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寒旱特色农产品的贸易交流与产业合作潜力巨大,对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甘肃地处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寒旱气候特征显著,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寒旱既是挑战,更是独特的资源禀赋。所以,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是甘肃乃至全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此次评审会的举办,助力我省乃至全国寒旱地区农业实现转型升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力量,推动我国农业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迈向新高度,也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的生动实践。”省农科院院长常宏表示。(记者 聂中民)
- 2025-04-09强度、塑性、稳定性难以兼得?我国金属材料研究取得新突破
- 2025-04-09中国首次实现星地实时量子通信和万公里密钥共享
- 2025-04-08新一代超薄光帆具有高反射率
- 2025-04-08“韦布”发现最早再电离星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