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普甘肃 >> 科普动态

春日祁连山 科技养殖忙

2025-04-15 15:48 来源:甘肃科技报

  4月的祁连山下,万物正在复苏,多台农用机械穿梭田间播种玉米。几个月后,这些青贮玉米将成为牛羊的“营养餐”。

  近年来,武威市古浪县探索将闲置低效的土地进行流转,每年春季先种植一定规模的饲草料,降低当地养殖成本。

  走进位于古浪县西靖镇的甘肃羊如祥农业有限公司良种肉羊繁育场,一座座干净整洁的标准化羊舍整齐排布,膘肥体壮的种羊们正在宽敞的高标准羊舍内悠闲地漫步吃草、晒太阳。繁育场技术经理郭旭说,目前繁育场存栏基础母羊约16000只,入春也是产羔高峰期,最近平均一天产羔80多只。“羊羔就像娃娃一样,需要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健康成长。”郭旭说。

  甘肃羊如祥农业有限公司在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共建设高标准羊舍23座,目前正通过萨湖、澳湖及杜湖等品种杂交,选育出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的商品羔羊。

  河西走廊东段的古浪县,地处祁连山脚下,气候条件等适宜发展养殖业。近年来,古浪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养殖棚建设和饲草料种植,截至今年3月,累计建成高标准养殖棚21万座以及种植各类优质牧草35万亩。

  在位于古浪县海子滩镇的标准化养殖牛场,伴随着“哞哞”声,一头头肉牛齐头在等待饲草投喂。工作人员开着自动化撒料车将“美食”送上肉牛的“餐桌”。

  “现如今,我们的养殖场有了一定规模,注重科技投入是养殖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古浪县海子滩镇养殖大户赵蔼山说,这些认识得益于儿子赵过对他的影响。

  赵过从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把所学知识用到了父亲的牛场。理论加实践,赵过现在熟练掌握了牛的疫病防治、育肥、饲料科学配比等技术,并刻苦钻研取得兽医资格证。和父亲一起积极探索,赵过找到了“自繁自养、规模养殖”的新路,提高了养殖利润。

  赵过说:“今年准备培育新的优良品种,可以进一步改良产肉率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干这一行要不断学习,提高抗风险能力、降低成本,才能稳稳前行。”

  据新华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