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甘肃省馆藏祁连山与黄河历史生态环境档案叙录”丛书出版
近日,甘肃省档案馆与兰州大学联合完成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甘肃省馆藏祁连山与黄河历史生态环境档案叙录”丛书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图片1](https://xgs.newgscloud.com/upload/news/image/2024/12/30/1735529534440071789.png?h=801&w=1201)
“甘肃省馆藏祁连山与黄河历史生态环境档案叙录”丛书共七卷600余万字,以“地域与流域”即祁连山——河西走廊与黄河流域甘肃境内主要水系作为分卷依据,分为《总叙卷》《黄河干流卷》《洮河大夏河卷》《渭河卷》《泾河卷》《祁连山河西走廊西部卷》和《祁连山河西走廊东部卷》,内容囊括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客观记录,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记录,各级政府保护、开发生态环境时制定的规章制度、措施以及文书行政的资料等三方面,全面反映了祁连山与黄河流域历史生态环境档案的基本面貌。
![图片2](https://xgs.newgscloud.com/upload/news/image/2024/12/30/1735529588825000311.png?h=802&w=1203)
“甘肃省馆藏祁连山与黄河历史生态环境档案叙录”丛书编纂,既是甘肃省档案馆横向联合兰州大学,将馆藏资源优势与高等院校智力资源优势结合的精品力作;也是发挥“头雁”引领作用,纵向联合10个市州档案馆“同题共答”的生动实践。编纂过程中,借鉴古籍整理与历史文献学经典工作方式,首次将“叙录”编写引入历史档案编研工作中,开启了丛书编写的新方式。围绕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求,首次提出“历史生态环境档案”概念,对甘肃省各级各类档案馆以及有关部门保存的清代、民国时期祁连山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档案分类叙录,较为完整系统地反映了甘肃省1949年之前气候、林草、土地、矿产、河湖等历史生态环境档案的目录情况、数量和案卷特点,为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提供了全面、准确、方便的档案文献检索指南,对于推进全省乃至全国生态环境类档案编研工作,进一步提高档案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 2024-12-30黑颈鹤漫步甘肃双塔湿地
- 2024-12-30徽县境内首次发现金猫和猕猴
- 2024-12-30【甘快看】甘肃的茶马遗韵①神秘的北茶马古道:穿越千年的商贸走廊
- 2024-12-24陇拍客|张掖湿地天鹅舞翩跹
![](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770.png)
![西北角](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xibeijiao2.png)
![中国甘肃网微信](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weixin2.png)
![中国甘肃网微博](http://www.gscn.com.cn/home/2019/images/icon-erweima-weibo.png)
![微博甘肃](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weibogansu2.png)
![学习强国](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xuexiqiangguo2.png)
![今日头条号](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jinritoutiao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