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基层治理“惠民路”
基层治理,关乎民生福祉,连接着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唯有坚定走好基层治理“惠民路”,才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构筑起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石。
精准聚焦民生需求,夯实惠民根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解决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以老旧社区改造为例,不少社区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基层治理者深入社区走访调研,倾听居民心声,了解到增设电梯、改造下水管道、打造休闲广场等需求。随后,相关部门积极整合资源,推动老旧社区改造项目落地,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精准施策,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大幅提升。精准聚焦民生需求,就是为基层治理“惠民路”铺就坚实的基石,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治理的温度。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激活惠民动力。基层治理不能仅靠政府“单打独斗”,需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在一些社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伍,他们活跃在环境整治、关爱孤寡老人、调解邻里纠纷等工作中。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如引入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企业则通过投资建设社区商业设施、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助力社区发展。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汇聚起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激活了基层治理“惠民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共同为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科技赋能提升效率,畅通惠民渠道。在信息化时代,科技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许多地方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搭建基层治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智能分析。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居民可在线办理各类政务事项,查询社区通知、报修公共设施等,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社区安防智能化,实时监测社区安全状况,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畅通了惠民渠道,让群众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使基层治理“惠民路”越走越顺畅。
监督评估保障成效,守护惠民成果。为确保基层治理各项举措真正惠及群众,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至关重要。一方面,加强内部监督,对基层治理项目的资金使用、实施进度等进行严格监管,防止出现违规操作、资源浪费等问题。另一方面,引入群众监督和第三方评估,以群众满意度为重要衡量指标,对基层治理成效进行客观评价。通过监督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守护好基层治理的惠民成果,让基层治理“惠民路”行稳致远。
基层治理“惠民路”,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持续精准聚焦民生需求、凝聚多元主体力量、借助科技智慧、强化监督评估,才能让这条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实,让广大群众在基层治理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李欣雨)
- 2025-03-24奏好人才引育“交响曲”
- 2025-03-24奏响新时代党员干部“奋进曲”
- 2025-03-24夯实乡村发展的人才根基
- 2025-03-24答好新时代的青春之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