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汉简珍品亮相辽宁省博物馆

中国甘肃网3月3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在纸张尚未普及的年代,竹木简牍是文字最忠实的载体。两千年前,戍边的将士在木片上刻下军情,驿站的官吏记录往来的使者,河西走廊的风沙裹挟着历史的尘埃,将无数故事封存于泥土之下。而今,这些沉睡的“时光密码”在辽宁省博物馆苏醒——“简述中国——甘肃出土汉简精品展”正式拉开帷幕,这是甘肃简牍博物馆“简述中国”国内巡展首秀,也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甘肃,汉简的故乡。这里出土的简牍数量占全国总数的八成以上,从敦煌到居延,从悬泉到肩水金关,每一枚简牍都像一扇微小的窗口,透出汉代社会的生动图景。此次展览共展出253件(组)展品,其中文物248件,仿制品5组。展览从简牍发现的历史、简牍中壮阔的丝路故事、汉代边塞人家的日常生活、汉简中蕴含的书法艺术出发,以简牍为媒介,解码古代甘肃地区独特的文化基因,全面、生动地展现简牍里的丝路文明与中华智慧。
展览持续至6月15日结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宏梅 见习记者 徐喜兄(甘肃简牍博物馆供图)
- 2025-03-31今年甘肃医保要干这12件民生实事
- 2025-03-31通渭:“四大基地”托起文旅强县梦
- 2025-03-31红色话剧《哈达铺的灯光》在兰首演
- 2025-03-31文县碧口镇 “茶旅”融合 村美民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