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时评

绘就乡村振兴“发展卷”

2025-04-17 11:26 来源:中国甘肃网

  “农,天下之大本也。”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承载着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下,唯有精准发力、协同推进,才能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发展卷”。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为画卷勾勒坚实的轮廓。产业是乡村经济的命脉,没有兴旺的产业,乡村振兴便如无本之木。各地应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一些山区,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等产业。例如,四川的一些山区,利用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发出多条乡村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当地农民种植的高山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也借助旅游的东风,打开了销路,实现了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撑起了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底色,为画卷渲染清新的色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另一方面,要注重保护乡村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系统,保留乡村的田园风光、乡土气息。像浙江的许多乡村,通过整治河道、绿化村庄、保护古村落等措施,打造出了一个个生态优美、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让乡村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为画卷增添深厚的底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关乎乡村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民俗文化。通过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树立榜样,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同时,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一些乡村建立了文化礼堂,定期举办戏曲表演、书画展览、农民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凝聚了乡村发展的精神力量。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为画卷提供稳定的支撑。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和谐稳定发展的前提。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参与到乡村事务的管理中来,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依法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只有治理有效,乡村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各项事业才能顺利推进。

  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让我们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一笔一划地绘就乡村振兴的“发展卷”,让广袤的乡村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吴狄)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